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益阳 > 美食特产

把村里的红薯片卖向全国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13 08:4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打包完毕准备发货的红薯片。陈徐文倩摄

  “红薯片很香,是纯手工制作的,在2号链接,现货不多先拍先得……”11月9日,在资阳区迎风桥镇黄花仑村凤可塘组,两名主播拿着村民手作的红薯片,面对镜头,激情讲解。一旁,61岁的李卫仁和邻居们架起大锅,推出架子面带笑容地准备制作具有益阳特色的红薯片,清风吹拂,空气中都弥漫着红薯的香甜。

  黄花仑村的部分地区地势较高,农田灌溉水源较欠缺,但地形地貌及土质适合红薯的生长,当地纯手工制作红薯片的传统手艺流传已久,家家户户种红薯、做红薯片,远近闻名。“每年粮食丰收后,遇上好天气,各家各户都会动手做红薯片。”做了40余年红薯片的李卫仁告诉记者,红薯片的制作看似简单,过程却相当复杂,蒸煮、搅拌、涂抹、晾晒,每一道工序都缺一不可。“红薯要选糖分高的,蒸煮火候要恰到好处,晾晒要避开露水。这些老讲究,是经验所得,也是我们老手艺人的优势。”李卫仁说,以前用粉面红薯做的红薯片,容易开裂,现在村里都改种水果红薯,这种红薯糖分高,做出来的红薯片色泽金黄,好看好吃,还不容易开裂。此外,红薯片的生产周期很长,从头年九月忙碌到次年三月,横跨三季。红薯片内还可融入酸枣、紫苏、辣椒等食材调味,为食客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风味选择。

  在那个没有太多零食可选的年代,红薯片成为了许多孩子心中的美味佳肴。“红薯片是我们农村伢几妹几童年时最好的美食。”李卫仁的儿子杨海说,他从小看着父母做红薯片,大学毕业后他在云南工作,每年都会要家里寄一袋红薯片过来。“我妈妈做的红薯片很俏,很多老顾客会在红薯丰收前,就给我母亲打电话预定,红薯片根本不愁卖。”杨海说,2018年春节回家,他发现母亲身体不如以前强健,但做红薯片又是一个很辛苦的活。杨海便劝母亲不再做红薯片了,李卫仁虽嘴上答应,但杨海清楚,她根本舍不得那5亩红薯地和每年都来订红薯片的老顾客。

  既然劝不动,那便选择加入。2018年,杨海选择回乡,在村里建起了红薯片加工厂,和母亲一起做起了红薯片生意。2022年,杨海抢注了“黄花仑红薯片”商标,完成了配套的包装设计。“去年年初,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让咱们村的红薯片走出去,把电商和土特产结合起来!”杨海自豪地说,“经过一整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还真闯出了名堂,线上线下都卖得不错。”杨海说,现在,红薯片不只是益阳人自己的童年零食了,通过电商,全国各地的食客都能尝到黄花仑村的老味道了。

  在杨海一家的带动下,今年,黄花仑村红薯片已经卖出1万公斤,交易额达到40万元。村里因地制宜,成立经济合作社,凝聚200多户红薯种植农户的合力,集体发展红薯片产业,红薯片年产量5万公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徐文倩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