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出悲欢离合调,演出历代恶与奸。”泛黄的影布,舞动的影人,昔日辉煌的皮影戏,现时已定格成许多人心底珍藏的回忆。但在赫山区岳家桥镇,还保留着这门“影子的绝版艺术”--皮影戏。
皮影历史:琴声灯影 影扎民间
皮影戏在我国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唐山,南流到益阳为终点。
皮影戏,旧时又称“灯影戏”或“驴皮影”,亲临岳家桥镇现场观看皮影戏,会沉浸其间而陶醉。灯光将真皮和透明胶片制成的道具人物的投影打在幕布上,艺人在幕后双手操纵,边舞边唱,3人的乐队同时演奏十几种乐器,手、脚、嘴并用。幕布上的皮影色彩鲜亮,晶莹剔透,人物活灵活现,形象栩栩如生。
皮影现今被称为“农民的艺术”,在赫山区经久不衰,在流传过程中虽时有高低起伏甚至低潮,但始终把根扎在民间,一遇“环境气候”稍微转“暖”,便添枝发叶,春风吹又生。新中国成立前有皮影,解放初有皮影,就是在“文革”中也有移植、改编的皮影戏《红灯记》、《箭杆河边》等节目演出。
岳家桥皮影的演艺活动与当地民俗有极大的关系,而且也顺应了整个南洞庭乃至更广阔的地区民间民俗的需要。群众接影戏班子唱“影戏”,一般都有与民俗有关的事由。比如做喜事、做生日、请三朝饭……
皮影艺人:人影相谐 形影不离
岳家桥有很多皮影戏小剧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全镇皮影演艺活动最高潮时有正式演出队41个,艺人多达280余人,擅长边演边唱又能打会拉的多面手就有100余人。近年来有12个队经常出镇演出,足迹遍及赫山和全益阳市,还有长沙、宁乡、湘阴等众多市县及外省。演艺队一般为三人,就连点戏也是单数,有“成单不成双”的说法。承传方式有家族承传,也有拜师学艺承传,没有统一的规定。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
岳家桥皮影艺人唐松桂一生与皮影结缘,如今55岁的他,在3尺来方的舞台上表演娴熟,时缓时急,静动有致,众寡有序。一会成队的人马出动,战场天摇地动;一会单刀激烈拼杀,台前人仰马翻;一会儿女情长,月下卿卿我我。唱、念、做、打,忙不赢的唐师傅反倒越演越精神。在他的印象中,过去,皮影戏班走街串 巷演出,到处受欢迎,一夜唱到天亮,连唱一个月都不稀奇,也不觉得累。
据唐师傅介绍,岳家桥皮影戏的演出设备是经过一定改装的,非常轻便,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居室,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表演皮影时,舞台为活动竹竿台架,视觉台面约2-3平方米不等,最初蒙的是浸油亮皮纸,后改用塑料等轻爽、透明、耐用、超薄材料,照射用灯最古老时采用桐油灯,后为煤油灯、煤气灯、白蜡,现在采用电灯。演出音乐除了配以胡琴喷呐及锣、鼓等打击乐器,还用扮桶、门板、木板等搭台,演艺人员演到高潮处、紧要处, 用脚跺响扮桶或门板助威,增加音响效果。
岳家桥皮影戏,有的艺人是“家学渊博”、代代传承。比如老艺人谢炳生,祖上数代人唱皮影,传到他已经是第八代了。谢老表演皮影唱演俱佳,还有一手刻制 影人的绝活。在他的房间里,满墙都是皮影人物:樊梨花、薛丁山……有文有武,花花绿绿几十种。谢老介绍,早期的皮影是用素纸雕成的,后来才选用上等的驴 皮、牛皮或羊皮制作,现今也可用塑料片来进行制作。
皮影文化:绘声绘影 影留后世
岳家桥皮影在长期的传承、发展过程中炼出了自己的适应性,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习俗,操作简单,演出费用低,而且人物活灵活现,但现在的皮影艺人相对年龄偏老,多数皮影世家的年轻一代不愿再学皮影,这成了琴声灯影里的一道文化难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出现了多元化,皮影戏的观众层在减少。再者,皮影艺人的收入低也是后继乏人的重要原团。唐松桂师傅记得自己年轻当学徒时,皮影戏煞是红火,学会这门本事,就是手握一项独门的养家本领。但目前唱两个半小时的一本戏一般收费在200元,一个月至多十几场,三个人演出,除掉10元“箱担钱”,每人辛苦一晚仅获60多元,收入难以养家。另外,戏路不宽,视觉刺激有限,影人制作和戏台改进也迫在眉睫。
问题摆在眼前,岳家桥的皮影艺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努力,这辈子他们一定坚持到底,无怨无悔,大力发展新人。文化部门他在想方设法保护这门“影子的绝版艺术”,去年,组织皮影队参加赫山区举办的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受到了专家的好评,还准备将更多的年轻人吸收到继承皮影文化的队伍中来,并着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越来越多的人共同认识和保护这门古老的艺术。
“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皮影戏作为融绘画、雕刻、戏剧、文学、音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经过无数人的努力,直到今天。传承,不是一句话,一件事,一次演出,它需要更多的责任和无数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