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于社会的文学坚守者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9-21 08:52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夏汉青的中短篇小说集《当家》即将出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作为多年的同学和挚友,我深知汉青对文学的热爱。他遥望着文学之光,怀揣着坚守之心,在文学之路上孤独却坚定地前行,这令我感慨万千,不吐不快。汉青的小说极具个性,从他的作品中,既能品出独属于汉青的味道,又能感受到益阳的烟火气息,更能触摸到时代的沧桑年轮。可以说,汉青的小说属于他自己,属于益阳,属于时代。

  那些不熟悉汉青过往经历,未曾与他长期深入交往的人,很难理解他为何对文学如此执着热爱,为何甘愿不遗余力地描述身边的普通人为生活付出艰辛和努力。

  我与汉青一同度过了初中和高中时光。在资江边那所名为益阳市第十四中学的地方,我们共同经历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们,既有青涩与懵懂,又怀揣着理想和追求,挥洒着奋斗的汗水。

  文学的根在生活,文学的叶在生活,文学的果在心里。汉青与一些同学共同创办了一个名为“丑小鸭”的小说创作社,我们这些同学看着他们在一起探讨人生与文学。时光荏苒,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奋发向上的点滴仍记忆犹新。有同学自告奋勇地帮忙刻写蜡纸,有同学偷偷前往学校文印室用那黑黑的滚筒为他们印刷作品,那是何等地崇尚文学和热爱文学啊。

  在这滚滚红尘之中,生活不仅是油盐酱醋的琐碎。多少个不眠之夜,汉青除了养家糊口的劳作,还打起十二分精神坚持读书写作。品读这本小说集中的文字,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汉青的心血。有人说文学已然式微,我却分明看到身边有这样一位为了理想孜孜不倦追求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汉青的追求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奋斗,他的作品能给人带来奋发向上的力量,给人以激励和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道:“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汉青的文学创作,正是自觉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重要宗旨。

  汉青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大多是身边的小人物,而这些小人物却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特色。例如在《当家》中,李少求只是一名基层的农民,机缘巧合之下成为生产队长。为了解除水灾威胁,他历经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卖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水牛,以此筹集经费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与肯定。在《我的配送兄弟》中,主人公“我”经过社会的种种历练,最终选择回归家乡,重温故乡的美好与纯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无不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熟悉的生活紧密相连,血肉相依。

  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文化体现着一个群体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有着涵养和化育的作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文化先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设先进的职工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文化的熏陶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大众化,使其成为广大职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培育职工文化的先进性。也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我们积极推进《当家》小说集的出版发行,希望能为基层文学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家》出版在即,汉青嘱托我为其写一篇序言,我深感荣幸。这部小说集是汉青追求文学梦想的结晶,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座丰碑。让我们共同为中华文学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斯为序,斯为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力斯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