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外公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3-30 09:43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清明时节的雨,宛如丝丝缕缕的愁绪,缠绵悱恻,悠悠洒落。我手持那把老旧的黑色长柄伞,伫立在老家的菜园之中。伞面上的雨水顺着伞骨,似断了线的珠子,簌簌滑落在松软的泥土上,砸出一个个或深或浅的小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外公年复一年翻耕的这片菜地,如今已大半荒芜。野草在春雨的润泽下,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疯长。唯有角落里的几株韭菜,犹如坚毅的老兵,在风雨中顽强挺立,身姿依旧青翠,仿佛在坚守着往昔的时光。

  外公一生与土地紧紧相依,一双大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粗糙得如同砂纸,轻轻摩挲,便能传出沙沙的声响。“锄地要用心呐。”外公一边劳作,一边对身旁的我说道。他的大手稳稳地握住锄头,动作娴熟而精准,一锄落下,杂草便在瞬间应声而断,而一旁的菜苗却毫发未损。“你瞧这杂草,根扎得极深,要是不把根除掉,过不了几天,又会重新冒出来。”说着,他用锄头尖小心翼翼地挑起一株杂草,递到我眼前,让我看那长长的白色根须。“庄稼和人呐,是一个道理,你用心对待它,它自然就长得好。”彼时的我,并未完全领悟这句话的深意。而在后来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我无数次回味,才渐渐明白,这质朴的话语,蕴含着何等深刻的人生哲理。

  菜园的东头,有一口水井。井台由青石砌成,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磨得光亮照人。每日傍晚,外公总会来到这里打水浇菜。木制的水桶“扑通”一声沉入井中,再提上来时,清澈的井水之中,总晃动着几片不知从何处飘然而至的落叶。外公浇菜时,极为讲究。他常说,水要浇在根部,切不可淋在叶子上。“这就好比人吃饭,得吃到肚子里去。”他笑着,用大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肚子,“光抹在嘴上,能有啥用呢?”那温暖的笑容,和粗糙手掌带来的触感,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间。

  犹记得那个暴雨倾盆的日子,眼见菜园即将被雨水淹没,外公毫不犹豫,一头冲进雨幕之中,奋力挖沟排水。我站在屋檐下,望着外公那佝偻的背影,在如注的雨幕中时隐时现。他身着那件早已褪色的蓝色塑料雨衣,手中的铁锹上下翻动,一锹又一锹。雨水顺着他的脸颊肆意流淌,与汗水交织在一起。等他回到家中,已然发起了高烧,可即便如此,他心心念念的,仍是菜地里的那些苗儿。“没事儿,”他声音沙哑,却透着坚定,“庄稼人,哪个没淋过雨呢。”病刚好,他便又匆匆下地,只因他深知,误了农时,这一季的收成便没了指望。

  去年清明,我在整理外公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他的种菜日记。那是一本泛黄的练习本,纸页的边缘已然卷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本子上,歪歪扭扭地记录着播种、施肥的时间。在最后一页,写着:“今天教小孙子认韭菜,他分不清韭菜和草,急得直跺脚。孩子还小,慢慢来。”看着那已然褪色的字迹,我的眼眶瞬间湿润,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那些过往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我脑海中不断放映。

  此刻,我站在雨中,仿佛又看见了外公那弯腰劳作的身影。阳光艰难地穿透厚厚的云层,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入脚下的泥土,滋养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他的一生,恰似他亲手种下的菜,看似平凡无奇,却默默地滋养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中,言传身教,将勤劳、坚持与分享,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我。我缓缓蹲下身,伸手拔起一丛杂草,学着外公曾经的模样,认真地松了松土。指尖传来的泥土触感,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他那粗糙却温暖的手掌。那种温暖,跨越时空的界限,穿过漫长的岁月,依旧如此清晰可感,仿佛他从未真正离去。

  雨,渐渐小了下来。远处的山峦,被一层淡淡的薄雾所笼罩,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朦胧而又美丽。我轻轻摘下一片韭菜叶,放在指间揉搓,刹那间,那独特的清香弥漫开来,让我瞬间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外公说得没错,有些东西,任凭时间如何流转,都无法将其带走。就如同这菜园里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还有这清明时节,如潮水般涌来的思念,年复一年,生生不息,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我缓缓收起伞,任由细雨轻柔地落在脸上,带来丝丝凉意。在菜园的尽头,外公生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梨树,绽放了满树洁白的花朵。花朵在雨中显得愈发纯净,宛如天使的羽翼,轻盈而美好。我知道,待到秋天来临,这棵树上定会结出甜美的果实。就像外公留给我的那些质朴而深刻的道理,经过时间的沉淀,愈发显得珍贵无比。转身离开之际,我轻轻拍了拍那棵老梨树粗糙的树干,就如同小时候,轻轻拍打着外公宽厚的肩膀一般。树皮上传来的粗糙触感,让我在恍惚间,觉得外公似乎从未真正离开过我。他一直都在,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在我的心间,从未远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林钊勤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