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耕沃野新希望

——记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熊姣军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3-05 08:5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3月3日,记者来到大通湖区宏硕生物再生水稻标准化试验田,见到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姣军。“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广大农业战线女性同胞辛勤付出的认可。”她表示,“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初心。”

  2011年,熊姣军放弃上海高薪职位,和丈夫一起回到大通湖区千山红镇,怀揣“宏图大展为农业可持续,硕果累累助农民奔小康”的美好期望,创建了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带领团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用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记得小时候的‘双抢’,就一个感觉累,那时最大的心愿是远离田土走出农村。但现在,我在田里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感觉到的却是满满的希望。”同样是在田里劳作,熊姣军觉得,现在的农业不再是重复的体力劳动,而是在做农业探索和创新。“农业也可以走科研技术、生态高效的路子,目前我们申请了10项专利,获得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熊姣军说道。

  熊姣军告诉记者,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了罗锡文院士试验工作站、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工作站和上海海洋大学河蟹现代化养殖基地等,完善了农资农机服务中心、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形成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循环农业全产业链,成为一家涵盖肥料、水产、大米、农服、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性公司,年产值超5000万元。“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需要青年人,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人。公司里还有一帮志同道合、热爱农业的80后、90后,大家一起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创新、奋力前行。”为了引进人才,熊姣军积极与湖南农大对接,共建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打通人才引进通道,并将产业链各环节分版块管理,对优秀人才和员工实行股权激励,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产业链发展中,以创业者的姿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目前,她的创业团队中有博士生、硕士生和众多大学生,培育并孵化9个创业伙伴,辐射带动3000名农户在大通湖区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和再生稻特色种植,有效带动特色种养殖面积50000多亩,实现亩收益3000元;通过新技术新服务和大米品牌打造,实现亩均综合增收500元以上,促进当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人才振兴。

  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是富。熊姣军主动充当“领头羊”,积极承担产业扶贫责任。近年来,组织田间及室内农技培训5000余人次,让更多的农户掌握新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带领1189名建档立卡户发展优质稻渔产业,采取技术培训、免费物资发放、农产品保价回收等措施给予扶持,免费发放生产物资212.16万元,实现分红160.6万元。提供长期性就业岗位11个、间歇性就业岗位50个,长期安排向英志等6名残疾人务工,人均每年增加工资性收入15000元以上。她还热心公益,每年捐资10多万元用于助学、帮贫扶困、支持村集体发展。“我们女性做农业,打破了男耕女织的传统观念。女同胞运用智慧农业、智能农机和现代种植技术,同样可以把田种好。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机遇前所未有,在广阔的田野可以大有作为,这是我最大的感受。”熊姣军认为,在未来农业强国的征途中,一方面,农业领域更要做好科技支撑,走农业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和提升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水平;另一方面,农业领域更应该吸引更多的包括女性在内的年轻人回乡,为农村注入新的动能、新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娜 熊雅宁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