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丈量人生 将小爱融入公益

——解读全国文明家庭陈卓培家庭的“幸福密码”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6-17 08:5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公益路上,陈卓培一家一起同行。陈浩军摄

  6月11日晚,陈卓培和丈夫、儿子聚在一起商议,很快就要放暑假了,怎样打造一个既接地气又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国学课堂?看着接近成型的方案,一家人相视一笑,满是欢喜。

  陈卓培是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馆馆长,丈夫是普通的公职人员。他们一家用爱互相滋养,以责任丈量人生,将小爱融入公益,让良好家风在岁月中生根发芽。前不久,这个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

  家风文明,书写互敬互爱的幸福答卷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陈卓培与丈夫曹文伟用30年时光作答。1995年,他们组建了小家庭;1997年,儿子曹启出生,家庭又添了不少欢乐。

  岁月悠悠,夫妻恩爱如初。谈及丈夫,陈卓培总笑着称他为“温开水”,这看似寻常的比喻,却内涵丰富——丈夫待人接物,始终如温开水般平和温润,无论是面对服务对象,还是上级领导,都能秉持公正、平等相待。生活里,他们自有相处的秘诀:彼此信任,善于沟通,从不抱怨。面对生活琐事,两人总能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遇到困难,也会互相扶持,共克时艰。

  在儿子曹启的教育上,夫妻俩注重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习成绩,更重视综合素质培养。他们一家曾代表益阳市参加省人防安全知识电视抢答赛,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二等奖。

  夫妻俩侍奉父母,孝心满满,知冷知热;兄弟姊妹之间相处也十分融洽。2005年,陈卓培的公公被确诊为癌症。住院期间,曹文伟在医院陪护,陈卓培就在家精心熬制营养汤,做可口的饭菜,用保温桶带到医院。后来,公公口腔反复溃疡,她就用针管一点点喂。同病房的病友都夸老人家有福气,有个这么好的儿媳妇。耳濡目染,儿子曹启也仁厚待人,友善邻里,还主动帮爷爷端茶倒水、倒尿壶。

  敬业奉献,诠释责任担当的职业坚守

  夫妻俩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工作上也是尽职尽责。陈卓培的父亲曾教导他们: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责才能赢得尊严,尽心才能担当出彩。夫妻俩一直记在心上。

  陈卓培开始是一名普通的电影放映员,后来到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馆,当过讲解员、出纳,最后出任馆长,每个角色都是一种挑战,面对全新的领域,她总是向同事学,向书本学。身为馆长,她无论策划展览、组织活动、日常管理,都亲力亲为、精益求精。2008年至2009年,她任副馆长,曾带领团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她和同事一起参加野外考古调查,在一个月时间里,跋山涉水,钻芦苇丛、蹚急流,足迹遍布沅江各处。她还多次斩获“文化系统业务大比武先进个人”“芙蓉百岗明星”等荣誉。

  丈夫曹文伟从纪检干部到沅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始终坚守初心。在纪检岗位上,他秉持原则、铁面无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调任退役军人事务局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积极对接企业、搭建平台,帮助众多退役军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热心公益,践行文明实践的使命担当

  在沅江,说起陈卓培夫妻,大家更多提到的是他们的公益心。2017年,夫妻俩加入沅江市一米阳光爱心公益协会,在爱心义卖、残障服务、护河护湖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总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夫妻俩自备车辆,公益行程达5万多公里,参与突击行动100余次、慰问活动300多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3万小时。曹文伟还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4600毫升。

  新冠疫情期间,夫妻俩挺身而出,奋战在公益宣传、捐赠募集、物资分发一线,充分彰显了责任与担当。得知当地菜农的蔬菜无人采摘烂在地里,陈卓培积极与菜农联系,发起“你捐蔬菜我帮采摘”行动,除了在高风险社区设立爱心蔬菜免费自取点,还帮助赤山监狱等单位送菜上门,在菜农与居民、单位之间搭建桥梁,既减少居民外出买菜感染的风险,也帮菜农适当增收。沅江市一米阳光爱心公益协会会长范立红说起夫妻俩,赞不绝口,“他们热心公益播撒大爱,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文明家庭的内涵。”

  陈卓培将博物馆的管理发展与公益事业深度融合,创新打造“国学潮”品牌。她组织馆内工作人员开展国学公益课堂,走进社区、学校,传播国学,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儿子曹启始终是父母公益路上坚定的支持者。他充分发挥自身写作特长,协助母亲做好“一米阳光”公众号的编辑工作。一篇篇饱含温度的推文,生动记录着公益团队的暖心故事,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加入公益事业。如今,他毅然投身乡村振兴的壮阔事业中,运用所学知识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努力成为父母的骄傲。

  

    采访手记

  最美的风景

  陈浩军

  陈卓培夫妻俩都已年过半百,却看起来格外年轻。对此,夫妻俩一语道破其中的秘密:生活中有爱的滋养。

  这爱有小家庭之爱。一家人都喜欢阅读,用知识涵养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丰富、睿智。他们都信奉有话好好说,善于沟通交流,于是矛盾和抱怨减少了,理解增多了。这份爱还延伸到父母长辈、兄弟姊妹,大家友好相处,满屋笑声,这个和睦的大家庭让邻里羡慕不已,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

  这爱更有公益之大爱。从2017年加入沅江市一米阳光爱心公益协会,夫妻俩已坚守了8个年头。协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总有他们奔忙、奉献的身影。他们用爱为残疾朋友抚去伤痛,让困难学子安心读书,给深受病痛折磨的人以慰藉,更有撸起袖子用汩汩热血,拯救一个个生命的壮举。携爱前行的路上,夫妻俩说得最多的是,光束再小,也自温度;初心简单,走得长久。

  让夫妻俩尤感欣慰的是,正值青春韶华的儿子,选择了与他们并肩战斗。他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壮大摇旗呐喊、添柴加薪。这公益路上三人同行的身影,正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浩军 毛欣竹 张晶慧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