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定安(右一)在儿童游乐场察看。陈浩军摄
7月14日晚,符定安从办公室加班回来,已是深夜11时。
75岁的符定安退休后,子女事业有成,本可安享晚年。2019年年初,他居住的梓怡华盛家园小区,因历史遗留问题陷入混乱,第三届业委会成员纷纷请辞。“我是党培养的干部,退休不能褪色,更不能退职……”就这样,他参与了小区第四届业委会竞选,当选为业委会主任,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
小区从“没人管”变成“大家管”
“党建是定盘星,小区没有强有力的党组织,就会像一盘散沙。”当过乡镇党委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的符定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深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于是,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让46栋楼每栋都成立党小组。
每个党小组就像一枚“定海神针”:党小组成员给楼栋居民宣讲政策,收集他们的诉求;带头铲除“牛皮癣”,清理垃圾。新冠疫情发生时,他们上门发放药品、为居民代买食品、蔬菜等。党员亮身份、带头干,居民看在眼里,深受鼓舞,小区从“没人管”变成了“大家管”。
符定安和新一届业委会成员在小区践行“五治”理念,即自治、法治、德治、心治、智治。德治方面,业委会与社区联动,通过道德积分、评选“和睦邻里”“孝亲敬老之星”等方式,引导人人向善、守则。心治方面,打“情感牌”。“业主的诉求,等不得,慢不得……”符定安引导小区建立业主群、楼栋长群、党员群等,对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有业主在群里吐槽,小区晾晒被子不方便,符定安和业委会成员就实地勘查,选址10余处,装设不锈钢晾衣架,大大方便了业主。
业主的“急难愁盼”变成了“幸福清单”
有为才有位,符定安带领业委会深入了解居民的急难愁盼,再一一攻克。于是,居民的“幸福清单”越来越长。
小区老年住户占多数,一些楼栋没有电梯,加装电梯的需求尤为迫切。符定安多方奔走,终于得到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但加装电梯时,又有居民阻工,说电梯安装后会影响采光。符定安不急不恼,向业主普及法律法规,并再三承诺不影响采光。“大家能同住一栋楼,就是缘分,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在符定安的耐心劝导下,业主不但不阻工,还帮着监督施工。如今,小区已加装电梯30台。
有独居老人在业主群抱怨:“做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好麻烦……”符定安当晚就召开业委会会议,并四处寻求支持,最终在小区建成“益老食堂”,每天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还有热心志愿者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有业主反映小区中心广场缺乏健身器材,球场落雨积水,孩子们缺乏游乐场地等。符定安就带着团队募集资金,在小区改造健身场地、儿童游乐区等。
取之于业主,用之于业主
小区广告位、门面、快递柜等公共收益,符定安坚持“取之于业主,用之于业主”。
业委会成员严格做到“三不”:不请客、不送礼、不发任何福利。2022年底,业委会按每平方米2元给业主分红,业主拿到分红后激动地说:“第一次听说小区给业主分红利。”
2022年、2024年,符定安先后两次中风,支架手术后仍每天坚持准时出现在业委会办公室。后来因身体原因,他不再担任业委会主任,可仍坚持任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成员,继续作贡献。前不久,小区想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因病正在外地休养的他,一接到消息就立刻赶了回来。他东家坐坐,西家聊聊,有困难帮着解决,有纠纷帮着协调。一切进展顺利,项目即将启动。虽然瘦了一圈,皮肤黑了不少,符定安却笑得坦然:“只要小区能变好,我这点累算啥。”
说起符定安,业委会成员吴常辉赞不绝口。“2023年冰冻期间,小区树木损毁严重,他拄着拐杖来到现场,清理树枝,大家劝他指挥就行,可他仍和我们一直坚持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