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路石当先锋 无悔青春筑坦途

——访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工程科科长宋涛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7-23 09:02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工作中的宋涛。(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提供)

  7月21日,记者来到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见到了“强执行抓落实”先锋奖获得者、工程科科长宋涛。1995年大学毕业后,宋涛进入当时的益阳市梅城公路局,成为一名基层公路养护技术员,他用29年如一日的坚守、担当与奉献,诠释了新时代公路人的精神风貌,也见证了益阳公路事业从“泥泞小路”到“组组通达”的跨越式发展。

  在岗29年来,宋涛参与了G207、G234、S311、S319等重要国省道的养护与改建工程,以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危旧桥梁隧道改造等重点项目。他也从一个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拥有机械工程师、桥梁养护工程师、公路与桥梁专业高级工程师等多个头衔的专业技术人才,先后获得11次嘉奖、5次记三等功,2023年获评湖南省“最美公路安全守护者”,2024年获评全国“最美公路人”。

  “甘为路石,敢承大重”,这是湖南公路人的精神写照,也是宋涛的真实写照。每逢节假日,别人团聚他总是“逆行”在路上。2008年春节,我市遭遇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益桃一级公路因车流密集、路况复杂,成为保畅通的关键节点。时任益桃一级公路管理处书记、主任的宋涛,每天凌晨五点多就带领同事们上路除雪、推车、清障,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硬是把这条“生命线”守住了;2018年,全市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任务繁重,总里程达2133公里,分布在7个县市区、1800多个自然村。面对点多面广、基础薄弱的挑战。宋涛临危受命,引入联合督查机制,深入一线督导施工,开展技术指导,最终推动全市提前完成任务,并在综合考评中获得全省先进。

  G234线南华大桥的改造便是一次技术攻坚的典型案例。该桥建于1997年,结构复杂,施工资料缺失,原定2021年启动的改造工程一度陷入停滞。面对难题,宋涛没有退缩,他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桥梁全面检测,邀请原设计人员参与评估,并反复修改施工方案;面对该大桥斜拉索钢套管被水泥砂浆封死的难题,他创新采用全应力切割和超高压水刀洗孔工艺,成功完成斜拉索更换施工,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更为全国类似桥梁改造提供了技术参考。

  宋涛的奋斗轨迹,正是益阳公路事业从“落后”走向“现代化”的缩影。近年来,市公路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县县通”“组组通”目标实现,全面完成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桥梁隧道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像宋涛这样长期坚守一线、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公路人们。他们年复一年的坚守,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只留下默默耕耘的背影,是新时代“开路先锋”的真实写照。表彰在即,宋涛依然如往常一样,埋头在桥梁隧道的图纸之间,守护着益阳的每一条道路,他说:“路,是人民的命脉,桥,是群众的心桥。只要我还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把路修好、护好、管好,让人民群众走得更安心、更舒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馨予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