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治理实干赋能乡村兴

——记安化县冷市镇党委书记胡宝成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7-27 11:38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7月25日,记者来到安化县冷市镇看到,青山如黛,村路整洁,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这个地处安化东北部的乡镇,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稳步前行,市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的牌子熠熠生辉,连续3年获评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金塘冲水库征拆高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全省样板……这背后,是镇党委书记胡宝成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以党建为引领,以治理为基石,以实干为动力的持续探索。

  党建领航 筑牢振兴“主心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党。”冷市镇党委书记胡宝成常说这句话。在他的带领下,冷市镇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通过“快乐工作法”凝聚队伍合力,倡导“学习快乐、以岗为乐、团结增乐、收获喜乐、苦中作乐”,让镇村干部在干事中找乐趣、在攻坚中强本领,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这样的队伍战斗力,在推进金塘冲水库征拆工作中得到充分检验。面对289栋房屋的征拆硬任务,胡宝成带头吃住在征拆一线,全镇干部实行“每日会商、挂图作战”,数百次上门讲政策,260余次复核数据解异议。最终,征拆协议签订率达97.2%,倒房率达93.5%,为水库建设腾出了空间,也为乡村发展扫清了障碍。

  强党建带来强引领。胡宝成连续三年在全县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中获“好”类等次,冷市镇成功创建市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党建引领持续转化为振兴动能。

  治理创新 夯实振兴“压舱石”

  走进冷市镇文昌村,“议事亭”里几位村民正和村干部唠家常,从沟渠清淤到低保评定,问题摆上台面聊,办法在交流中出。这是冷市镇“3345”信访工作法中“微阵地”的生动场景,也是当地以治理创新护航乡村振兴的缩影。

  “乡村要振兴,稳定是前提。”胡宝成深知,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功”。冷市镇创新推出的“3345”信访工作法,正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三层调解筑牢第一道防线。村级调解室由支部书记牵头,村辅警、“五老”等共同参与,95%的矛盾在村里就化解在萌芽状态。村上三次调解无果的问题,再由乡镇综合调解、司法专业调解接力,形成闭环。近年全镇信访存量清零,并已连续3年荣获市级平安建设、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三长联动激活末梢神经。全镇54名片长、200余名组长、800余名邻长组成的“网格队伍”,成为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通过专题培训、表彰激励,他们在问题处置初期就主动介入,把大量纠纷化解在村民家门口。

  四德引领涵养文明乡风。道德档案记录村民善举,道德讲堂讲述身边故事,道德模范引领向善风尚,道德银行兑换文明积分……德治的力量让乡村风气越来越正,为乡村振兴注入“软实力”。

  五微治理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微清单”收集急难愁盼,“微诉求”办理全程公示,“微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微积分”激励积极参与。在文昌村积分超市,村民凭道德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小小的积分,撬动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实干担当 绘就振兴“新图景”

  乡村振兴,既要“稳”,更要“进”。胡宝成紧扣“435”工作思路,引领全镇党员干部以实干姿态推动乡村面貌蝶变。依托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四项基础,冷市镇聚焦队伍建设、执行力建设、示范创建三个重点,在项目攻坚、城镇建设、产业壮大等“五篇文章”上持续发力。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群众主体广发动、房前屋后微改造、村容村貌精提升”的做法,让冷市成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湘北片区现场会的观摩点;产业发展上,茶叶、水果等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12%;城镇建设中,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等项目落地,乡村越来越宜居。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现有成绩为新起点,珍视荣誉更要超越荣誉,保持‘奋进’姿态、‘实干’常态。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向品牌化、规模化迈进,以更优机制、更强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益阳作出更大贡献!”胡宝成的话语里,透着坚定。从党建引领强根基,到治理创新筑防线,再到实干担当促发展,冷市镇正以“党建红”引领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新时代的乡村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甘果 钟浩 夏安龙 谢佳妮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