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勇 孝暖岁月 以爱传家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22 10:46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文勇夫妻俩配合,“哄”着喂岳母吃饭。陈浩军摄

  11月19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文勇坐在床前,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流食,轻轻吹了吹,才缓缓送到岳母郭秋娥嘴边。“妈妈,张开嘴,啊……”他柔声引导着。罹患重度阿尔茨海默症的郭秋娥老人已无法自主进食,喂一餐饭,文勇常常要花半个多小时。这样的场景,在这个家里已持续上演了好些年。

  文勇是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教师。他将“孝老爱亲”四个字深深融入血脉。在岳父母晚年相继身患重病时,他始终如一地守护,成为老人最踏实的依靠,用爱与责任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孝亲故事。

  以顺为孝,润物无声情更浓

  文勇与妻子蒋燕在同一个单位的院子里长大,青梅竹马,双方父母也是老同事。缘分水到渠成,他们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那些年,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夫妻俩但凡做了好吃的,必定邀请双方父母一同分享,一大家子围坐一堂,其乐融融。

  岳父蒋球生是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心底深处,一直因没有儿子而略感遗憾,偶尔会在言谈间流露。文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儿子出生后,他主动提出让孩子随岳家姓蒋。“顺老人家的意,就是最大的孝顺。”面对亲友的询问,文勇总是这样温和地解释。这份理解和尊重,让岳父倍感慰藉。因孩子出生于2000年,岳母为孙子取名“蒋文千”,这个名字,承载了一家人美好的期望。

  危难时刻,孝心撑起一片天

  平静的生活在2009年被打破。岳父蒋球生突发中风,瘫痪在床,失去了语言能力。看着被困在五楼老房子、行动极其不便的岳父,文勇心疼不已,毫不犹豫地将老人接到了自己家中。

  为了方便照料,他将自家位于一楼的车库精心改造,布置成舒适的护理空间。为了能随时响应老人的需求,文勇和妻子就在老人隔壁房间支了一张小床,日夜守候。9岁的儿子独自睡在楼上,夫妻俩心里记挂着,夜里总要起身去看几次。

  老人病情不稳,常在深夜突发抽搐或陷入昏迷。“晚上救护车都不知来过多少次,我丈夫为了爸爸,很少睡个完整觉,那些年,他太不容易了。”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妻子蒋燕眼圈泛红,声音哽咽。

  新房是小高层,没有电梯,岳父每次洗澡都需背到3楼的家中。有人提议:“要不就用围挡围着给你岳父在院子洗澡,这样都不麻烦。”文勇坚决反对:“老人虽然不能说话了,但他也有尊严。”于是,每一次洗澡,都变成了一场体力与爱心的考验。他让妻子在一旁协助,自己则一步一挪地将岳父背上楼。几十级台阶,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沉重,常常累得他气喘吁吁,汗水湿透衣背。这一背,就是4年多。

  “经常看到他在给岳父按摩、翻身、涂抹药膏,老人卧床4年半,竟然没生过一次褥疮。一个女婿能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太了不起了!”邻居许海华由衷地赞叹道。

  孝心相伴,风雨同行护安康

  2013年6月,岳父安详离世,这给岳母郭秋娥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尽管老人当时身体尚可,仍选择继续与女儿女婿同住。这源于文勇夫妇多年来对二老的孝心与善待。

  为了抚平岳母心里的哀伤,文勇和妻子始终坚持“走到哪里,就把老人带到哪里”。文勇的姐姐家在广东惠州,那些年,他们一家在惠州过了4个春节。他陪着岳母逛公园、赏花市、品尝地道粤菜、乘坐游艇出海……让老人在异乡的春节也充满欢声笑语。

  每年的暑假,是全家出游的日子。文勇会提前做好攻略,带着岳母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足迹已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他总能把行程安排得张弛有度,既让老人尽兴,又不会太劳累。上千张照片定格了那些幸福的瞬间,成为那段时光最好的见证。

  悉心守护,用真爱对抗疾病

  2018年,岳母因两次忘关煤气灶引发厨房小火情,这敲响了警钟。夫妻俩立刻带老人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症。

  为了方便老人出行,他们毅然决定搬家,住进了带电梯的新小区。恰逢小区内新成立了“爱龄居”老人照护中心,夫妻俩实地考察后,征得老人同意,决定让老人入住。无论工作多忙,文勇每天至少去探望一次。每逢周末、节假日、老人生日或寒暑假,他们必定把老人接回家中,共享天伦。

  2020年疫情期间,照护中心谢绝家属入内探望。郭秋娥老人见不到家人,情绪变得焦躁。文勇和妻子就戴着厚厚的口罩,站在窗外,隔着玻璃与老人挥手、喊话。看到熟悉的亲人,老人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2023年,岳母病情加重,思维愈发混乱,出现睡眠颠倒、夜间吵闹等情况。文勇夫妇心疼老人,再次将她接回家中。他们先后请了3位保姆,都因不堪重负而辞职。直到第四位保姆彭淑云到来,她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足够的耐心,与夫妻俩共同照护,情况才稍有好转。

  其中的艰难,文勇夫妇很少向外人言说,只是默默承担。就连喂饭,也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需要先用破壁机将鱼、肉、蛋、蔬菜等新鲜食材打成细腻的流质,再加入蛋白粉、虫草等营养品,然后像哄孩子一样,一勺一勺耐心喂食。“每次喂饭都像‘斗智斗勇’,得变着法子哄。”巨大的精神压力,让文勇的头发大把脱落。

  2024年8月,岳母不慎摔倒导致髋骨骨折。看着卧床痛苦呻吟的岳母,有过从医经历的文勇果断决策:“必须手术!只有手术,妈妈以后才有生活质量。不能再等了,这个责任我来承担!”他征得医院同意,进入手术室全程陪伴,直到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老人并发肺部感染,连续七天七夜处于昏迷状态,文勇和妻子轮流值守在病床前。“像文哥这样的女婿实在难得,端水喂药、擦身翻身、处理大小便,无微不至。”同一病房病友的儿子刘明河目睹这一切,对文勇充满敬意,两人也因此成了朋友。

  岳母出院后,文勇仍每天通过微信与管床医生沟通,遵循专业指导开展护理。夫妻俩坚持每天为老人按摩、做功能性锻炼至少1小时。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老人恢复情况良好,如今已能在搀扶下慢慢行走了。

  让文勇欣慰的是,儿子蒋文千从小耳濡目染,非常孝顺懂事。小时候,出门走亲戚得了好吃的,总会给老人留一份;长大后,抢着给外婆捶背、端水、盛饭,是老人的“开心果”。工作后,每次回家都不忘带上外婆最爱吃的水果和零食。外婆住院期间,他总是通过视频为老人加油打气。“孝心要一代代传递下去,这才是家庭和美幸福的密码。”文勇笑得一脸灿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浩军 谢磊 莫蓉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