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益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市长熊炜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极不平凡、极为不易。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聚焦打好“发展六仗”,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上下齐心、奋力前行,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回升向好。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预计数,下同),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3%。工业投资、工业用电量、工业税收等反映发展实效的支撑指标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梳理这份充满百姓视角的报告,通过五大关键词,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过去的一年奋斗蕴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
关键词 产业立市
【摘要】
一年来,我们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五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解读】
过去的一年,我市产业立市工作成绩斐然,新型工业化不断提质,农业现代化不断提效,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
●铝电解电容器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电子电路板获评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金博碳素纳入全省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
●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2家、“上云上平台”企业近5000家、年产值过十亿元企业12家、过亿元企业58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超过150个,惠同新材成功登陆北交所,华慧能源、华翔科技成功挂牌新三板。
●园区亩均税收达到15.5万元、增长26%,桃江经开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1%。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1万亩、产量234万吨。
●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推广镉低积累水稻1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居全省首位,耕地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打造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3个,全市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8%、44%。
关键词 项目建设
【摘要】
一年来,我们强力实施“四张清单”推进模式、重点项目周调度机制,争取上级竞争性项目资金146.6亿元,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09亿元、529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3%、106%。
【解读】
过去的一年,我市项目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一批市政项目投入使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一批招商项目成功落地。
●十大产业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02%,信维电科M LCC、三立诚PC B等131个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投产。
●中心城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顺利完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5个,新改扩建公园游园8个、口袋公园76个,团洲南路、梓山东路全线拉通,新增停车位1万余个。
●官新高速建成通车,金塘冲水库、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等项目开工建设,安化抽水蓄能、益阳电厂三期等项目有序推进。
●电力、水利、交通建设分别完成投资20亿元、32亿元、100亿元。
●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1个,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80家、累计到位资金265亿元。
关键词 创新驱动
【摘要】
一年来,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持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解读】
过去的一年,我市着力实施创新驱动,重点改革不断深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科创能力不断增强。
●新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2项。
●市发展投资集团获A A+评级,市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近千亿元。
●大力推进东接东融,与长沙对接的29项重点任务取得积极成果,益阳高新区、龙岭产业开发区获批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区,设立岳麓山中药材种业创新中心安化分中心。
●赫山竹木、沅江纺织入选全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试点,沅江游艇“艇”进迪拜湾。
●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创新平台52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95家。
●国内首个再生稻无人(少人)智慧农场在大通湖成功投运;国内首台最大规格剪切型密炼机成功下线;国内首创使用碳热场的锂电负极一体化示范线成功送电。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摘要】
一年来,我们乘势而上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让益阳更加宜居宜业。
【解读】
过去的一年,我市突出综合治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社会大局稳定有序。
●“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政务服务行政效能、“湘易办”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均居全省前列,行政审批进一步提速。
●首次设立企业家日,首次聘任招商顾问,重商爱企氛围进一步浓厚。
●全市新增经营主体2.9万户、总数达到41.8万户,企业占比突破20%。
●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3.8%,存贷比提升2个百分点。
●全面实施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投资15.8亿元。
●40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3.9%,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4.7个百分点,实现省定目标。
●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获批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
●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较大火灾事故。
●超额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保交楼”工作居全省首位。
关键词 民生改善
【摘要】
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读】
过去的一年,我市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动文体事业发展,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不断增强。
●城镇新增就业3.56万人,新增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80家,安化黑茶茶艺师获评国家劳务品牌。
●改造农村危房2065户,建成“益老食堂”35家,“益行益善 益老益小”项目获“中华慈善奖”。
●建成美丽屋场150个、美丽庭院9850个,新建农村“三路”631公里,创建国省“最美农村路”3条。
●新增全国美丽宜居村庄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
●桃江成为全国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赫山纳入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提质改造小规模学校30所,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20所,达标建设中职学校9所,5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全面推进。
●“双减”工作经验获教育部肯定和推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居全省第3位。
●市中心医院与康雅医院成功整合,4个学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和提升项目,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中心、第一中医医院扩建项目主体封顶,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实现全覆盖。
●成功举办中国作协在益系列活动,“文学之乡”正式授牌。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箴言书院等20个项目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