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成为乡村振兴“致富果”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13 17:0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近日,沅江市南嘴镇蠡山村的花生迎来丰收季。一颗颗饱满的花生,不仅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更成为村里产业振兴的 “新引擎”,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蠡山村起伏的丘岗上,村民们穿梭在绿油油的枳壳树间,弯腰拨开花生藤,一手攥秧、一手轻抖,一把把带着果实的花生藤很快堆成小山。随后,大家再蹲坐在地头,把花生一颗颗采下,统一放入筐中。

  自去年以来,蠡山村引进小籽红米花生,套种在村集体的枳壳地中,这种“一地双收”的套种模式,让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也为村民带来了双重收益 —— 自家种植有收成,基地务工有工资。

  蠡山村村民刘伟告诉记者:“我家种了两亩花生,每亩大概有两到三千元的收入。现在我在村里的花生基地帮忙,一天能挣一百来块钱,也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

  得益于蠡山村独特的红色粘土,再加上科学种植,这里的小籽红米花生口感远超传统品种。每年清明前后播种,历经110天生长,八月中旬采收后,经专门设备清洗加工,或成为精品入市,或榨成花生油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蠡山村治保主任周新伟说道:“目前还在试种阶段,这是第二年了。村里集体种植了近两百亩,农户自家种的有一百多亩。初步估计,每亩能有两到三千元的收入,它的经济效益不错,用工和耗时都比较少。现在我们的花生成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一些沿海城市,供不应求,能卖到二十块钱一斤。”

  为了让更多村民分享红利,村里还采取“供种 + 高价回收”模式,鼓励村民自主种植,用实实在在的收益打消大家顾虑。相比传统种植的棉花、红薯,花生经济效益高且用工少,已成为村民心中的“优选作物”。

  周新伟展望未来:“我们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把花生打造成村里的支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作者: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