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智慧田管精准治虫,科技赋能晚稻“保卫战”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03 17:4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眼下正是南方双季晚稻分蘖盛期,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在沅江市,当地通过大数据与智能装备开展晚稻病虫害防治,确保晚稻的丰产丰收。

  在沅江市琼湖街道保民村的田野上,晚稻秧苗一片郁郁青青。沅江市农技人员通过设置在这片稻田上的自动化虫情观测点的病虫害收集情况以及实地观测,指导种粮大户开展病虫害防治。目前,田间的病虫,主要是稻纵卷叶螟,还有稻飞虱、二化螟等。

  为精准监测稻田的病虫害情况,保证粮食的丰产丰收,沅江市在全市的田野上建设了严密的虫情观测网,分别在共华镇、草尾镇等乡镇建设了四座国家级自动虫情观测站。通过观测站捕捉到的实时数据,经过远程大模型运算后,实时的病虫害数据就会通过网络发送到农户的微信端,指导农户精准作业。

  “以前我们传统的做病虫测报的话,就是每天我们都要到田里面去,才能监测。”沅江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刘景波说,现在,通过国家的自动化监测点远程的监测,可以实现自动化分析。

  病虫害精准测报后,从事统防统治的公司的植保无人机第一时间就来到田间,起飞作业,将雾化药剂均匀地泼洒到青翠的禾苗之上。

  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比传统的人工打药,提升了十几倍。刘景波说,每次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往往就只有三到五天。如果人工打药的话,作业效率没那么高,可能就无法抓住这个关键时间;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高,它可以抓住病虫防治的窗口期。

  沅江市今年的晚稻生产面积43.25万亩,通过科技赋能晚稻生产的各个环节,预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作者: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