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 id=" ewid_0_1"="">12pt;">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开展“6·14信用关爱记录日”
6月14日是全国“信用关爱记录日”,益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科技赋能信用建设”为主题,通过电子保函平台升级、“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建设等创新举措,持续优化招投标领域信用环境。今年1—5月,电子保函平台新增担保金额1.93亿元,累计突破38.42亿元;累计实施机器管项目15宗,项目金额1.68亿元。
升级扩容电子保函平台 助力企业减负增效
“过去投标要交几十万现金保证金,现在只需花几百元办理电子保函,资金压力小多了。”湖南某建筑公司负责人李先生对益阳的电子保函服务赞不绝口。据统计,该中心从2020年启动电子保函平台以来,累计开具保函23238笔,上线投标保证金自动收退系统,杜绝资金沉淀风险。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中心积极作为,将保函费率从8‰下降到6‰。保函平台已全面实现保函申请、开具、查验全流程线上1小时内可出具保函。
“机器管招投标”系统 智能识别失信行为
“机器管招投标”试点成效显著。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3月成功完成首个“机器管招投标”项目挂网,通过智能评审、自动核验等技术手段,目前已完成交易的“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平均节资率为29.4%,较改革前提升约25%。深化应用“啄木鸟”预警系统,推动行政监督平台实时推送交易预警信息,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AI识别等技术,可实时监测投标文件相似度、硬件信息等20余项指标,已累计预警异常交易31起,有效遏制了弄虚作假等失信行为。
专项整治与信用信息互联共享 构建联合惩戒机制
在全省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攻坚战中,中心联合行业监督部门加强对综合评标专家、代理机构的场内管理,扎实开展“一项目一考评”、“一代理一评价”、“一季度一通报”工作。对违反场内管理规定的专家、代理机构实行网站公示、联合惩戒、配合行政监督部门开展行政处罚等措施,2025年一季度,共通报和记录不良行为评标专家5名,全部考评为“不合格”;共对4家代理机构作出扣分处理。通过网站宣传、现场宣讲等方式提高交易主体对信用评价及信用修复制度的知晓度,使其认识到失信的后果及开展信用修复的途径。
下阶段,中心将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投标信用记录存证中的应用,推动完成移动数字证书全国互认工作。通过持续创新信用建设,益阳正着力打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公共资源交易生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