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1-29 15:0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2023年,益阳市委、益阳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扛牢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政治责任,以倾力打造“法治益阳建设升级版”为目标,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为抓手,全力推进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各项指标落实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益阳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学习上走深走实。组织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前学法、专题学法,先后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行政复议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等内容。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市委巡察办对各级各部门的政治巡察内容,2023年,市县两级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共计98次。二是部署上精细精准。将法治建设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审议《益阳市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集中述法,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主任、市委书记陈竞进行现场点评。三是培训上精心谋划。结合“八五”普法宣讲,创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培训“七进”活动。全市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和党校培训,都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学习内容。

  (二)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通过市委常委会会议、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等形式研究部署法治建设重大工作。着力推进协调小组实体化运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各协调小组完善运行机制,各项工作有序运转。认真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任务措施清单或实施方案,推动“一规划两纲要”在益阳落实落地。认真组织开展全市国家公职人员学法考法活动,全市共有8.2万余名工作人员参加学法考法活动,参考率100%。二是示范创建创先争优。资阳区、南县、市市场监管局、赫山区龙光桥街道成功创建为第二批“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单位)”。截至目前,我市一半以上的县市区已成功创建成为“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智慧渔政”成功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推荐名单。三是督察工作精准有效。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中期评估及法治督察,由厅级领导带队,坚持问题导向,以行政诉讼案件中败诉率高的单位为重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7个县市区实施全覆盖督察,查摆各类问题共计162个。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及督察,市县两级公安交警和交通运输部门自查排查79条问题线索清单全部整改到位。督促检察机关向全市公安交警和交通运输部门提出检察建议21件,加大对该领域违法执法人员的追责问责力度,查处违法违纪案件7件,通报批评、函询约谈、挂牌督办35人次,追责问责13人。开展落实省委法治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回头看”专项督察,制定81项具体整改措施,追责问责13人。

  (三)政府职能体系不断优化

  一是政务服务提质增速。持续完善市一窗受理综合办公系统“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智能监管功能,对改革情况实行静态和动态监管。依托省一体化平台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做好了本级行政许可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的填报工作,填报发布率100%。2023年,市本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数2861项,网上可办率100%,其中“0”跑动次数的事项1837项,跑动“1”次的事项1024项,无跑动2次或以上事项,承诺时限整体压缩率74.1%,处于全省前列。二是“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园区放权赋权全面深化,以“服务前移”的方式再次向园区赋权11项审批服务事项,做到应赋全赋。事项“三化”全面落实,发布《益阳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清单发布率实现100%。打造“全国移动政务服务新标杆”,“湘易办”益阳旗舰店接入了“红星云”“市长信箱”等300多个业务应用及2000余个服务场景。三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50余类证明材料在3000余项高频单一政务服务事项中落实“免证办”,营业执照和居民身份证免提交实现全覆盖,无车证明、有无房证明等30余种证明可在线开具,实现证明材料由“纸质”到“电子”、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开通政策兑现快车,通过对政策进行分类化梳理和颗粒化拆分梳理,对企业进行行业属性、规模属性、收入属性、科技属性等标签化分类,将政策主动精准地推送给企业,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推进“营商码”赋码检查,CCTV-13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对我市营商码推广应用进行了报道。

  (四)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坚持科学立法。出台《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管控若干规定》,推动资江两岸风貌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有法可依。出台《益阳市大通湖湖泊保护管理办法》,为大通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立法协商工作的意见》,致力发挥好政协委员、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新增5个立法联系点,2023年,各立法联系点提出40余条立法意见建议。二是持续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建立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档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合法性审查统一登记、归档和管理,2023年,共计审查市政府涉及招商引资、战略合作、融资贷款等领域合同和涉法事务102件,提出审查意见近200条,“三统一”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8件、部门规范性文件51件。管好用好政府法律顾问,组织召开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座谈会,就进一步提升法律顾问管理工作质效和法律顾问履职能力进行布置安排。三是持续强化依法决策意识。组织召开市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审核会议,围绕建议事项是否应当纳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进行论证和审核。2023年第7次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益阳市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确定并公示市本级6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五)行政执法工作更加规范

  一是持续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23年,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公示执法事项7.5万余项,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4400台,建立询问室、听证室近200处,全市音像记录随案存档数近2万件,经过法治审核的执法事项1.5万余项。印发《益阳市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行政执法制度化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部署,对市市监局、市科学技术局等11个单位开展第一批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验收工作。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动态管理,组织51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资格考试。二是推行涉企柔性执法。将我市柔性执法举措升级为“一目录、五清单”,市本级共梳理制定柔性执法事项358项。全市通过柔性执法方式办理案件4600余件,对6125家企业轻微违规“首次不罚”, 免罚金额2000余万元,涉企执法案件柔性执法率在全省领先。益阳市“四度融合”推进涉企柔性执法常态长效的经验做法被省政府办公厅《政务要情与交流》采纳,并在全省推广。三是规范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印发《关于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从权责清晰、队伍健全、制度完备、执法规范、保障到位等五个方面对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出典型示范创建标准,全市共22个乡镇(街道)通过初评。四是强化执法监督实效。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落实裁判文书“阅核”机制的意见》,实现有序放权和有效监督相统一。全市检察系统完善控告申诉工作机制,组建控告申诉办案团队,“谢琦办案团队”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接待窗口深化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打造“侦查实战中心”“治安风险防控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大监管管理中心”,进一步强化警务改革实效。2023年,全市刑事破案数同比上升110%。市委督查室、市人民检察院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全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进行全覆盖式专项督查。出台《关于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两法衔接”实施通报和督办制度,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两法衔接”平台行政执法案件数量在全省排名靠前。五是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普法+案例”滴灌式普法。2023年,30多家“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发布典型案例70个,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城管执法、文化旅游市场整顿等20多个方面。

  (六)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是创新发展“多元解纷+法治”模式。将多元解纷机制纳入法治化社会治理范畴,充分发挥法治宣传、行政复议、公共法律服务等职能推动全民守法。桃江县婚调工作经验获评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CCTV-12频道《小区大事》栏目予以报道。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二是深化“分调裁审”和“繁简分流”审判机制改革。指导人民调解化解纠纷10816起,调处成功率93%,诉前调解案例13355件,调解成功率56.8%,民商事一审收案同比下降10.21%,并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发言。三是推行“复调对接”工作模式。通过行政复议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2023年,全市通过“复调对接”模式调解和解案件78件,调解和解率达25%。四是扎实公共法律服务系列活动。设立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千所连千企”、常态化“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合同签订、权益维护等咨询及普法宣传、诉前调解服务,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开展“法援惠民生”“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为民办实事活动。2023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900余件,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近30000人次,成功为370名农民工讨回工资317万余元。

  2023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些新成效,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弱项和短板: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立法协作配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规范性文件和合同的审查力度有待加强。五是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求,继续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全市各级政府的一项政治任务,形成长效机制。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年度述法工作。

  (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权责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创新服务形式,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典型样板、典型模式、典型经验。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深化涉企“柔性执法”成效,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行政手段。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执行涉企执法检查备案等制度。

  (三)持续深化科学立法。坚持依法立法,确保政府立法不越位、合理实用、操作性强。深化“小快灵”立法成效,进一步加强我市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工作,推动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新规出台。推进停车管理地方立法,切实解决我市停车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提升政府立法协作能力,加强政府立法机构与各立法主体的协作,形成立法合力。

  (四)不断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配合做好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和第三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高标准迎接中央依法治国办对益阳创建成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的“回头看”现场核查。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刚性约束。常态化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严格落实“三统一”“有效期”制度,有效控制文件数量,切实提高文件质量。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和公平竞争审查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法制审核水平。

  (五)不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工作机制。

  (六)持续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加快市县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调解服务。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大对乡镇(街道)法治建设指导力度,优化司法所职能定位,确保乡镇(街道)依法治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市司法局作者: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