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棒下的文明交响

——益阳创文“一盘棋”治理实录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6-28 10:27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中心城区的主次干道上,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耐心引导行人遵守交通秩序,帮助老人、儿童安全过马路;非遗展馆内,孩子们零距离体验剪纸、皮影戏、小郁竹艺等非遗技艺的魅力,文明的种子在文化传承中悄然种下;口袋公园里,锻炼的市民见到地上的白色垃圾,主动捡拾并扔到附近的垃圾箱……

  这样鲜活的文明场景,在银城大地随处可见。我市十年如一日,从细微处着力,聚焦城市痛点难点,持续打响创文攻坚战,实现了城市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市民素质、生活质量“四量齐升”。

  高位统筹:“一把手”领航,下好创文“一盘棋”

  6月3日,2025年第2期“银城大讲堂”在益阳大剧院开讲,市委书记陈竞在讲座中强调,要牢牢把握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工作重点,以“系统思维”完善城市格局,让城市更具活力;以“绣花功夫”推进存量提质,让城市更加宜居;以“文化铸魂”守护城市记忆,让城市更显底蕴;以“智慧赋能”提升治理水平,让城市更有韧性。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是益阳人民心心念念的期盼。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锚定创文目标不放松,步履坚定有力。我市将创文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起强有力的领导体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成立创文工作指挥部,市委书记任第一指挥长、市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宣传教育组、市场环境建设组、城市建设和管理组、交通秩序组、公共文化服务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组6个专项工作组,形成“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基层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

  数字是最好的说明,202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创文工作指挥部会议18次、专题研究会议38次,市级主要领导深入各实地点位调研督导386次,印发系列方案39份,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交通秩序整治、农贸市场升级等民生工程落地见效,让文明创建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引擎”。

  在创建工作中,6个专项工作组化身攻坚队,他们直面难题,想方设法攻城拔寨。2022年开始,我市持续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小区管网整治、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等十大行动,每个行动都明确了相关负责组别和对应职能部门、单位,大家按照责任分工,对照问题清单,逐个销号。

  法治护航:以良法善治,涵养文明新风尚

  2021年5月1日,《益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益阳文明城市建设迈入法治化轨道。

  据介绍,从法规起草到多方听取意见,后又反复修改完善到颁布实施,共历时一年多。为让法规深入人心,市创文办工作人员绞尽脑汁,他们制作了20支生动有趣的普法动画短视频,将“文明餐桌”“禁止车窗抛物”等条例内容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在公交站台、社区大屏等平台循环播放;他们还深入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120余场“文明宣讲进基层”活动,发放15万册《条例》单行本。

  此外,我市还创新宣传形式与载体,一份宣传册页、一把绘有文明行为的小扇子、一个文明宣传袋等,都在无声地传递着——文明让城市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有力量,文明路上我们一起同行。

  为了让《条例》落到实处,产生效果,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对《条例》实施情况展开专项督查。在严格执法与广泛宣传的双重作用下,“车窗抛物”“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法治的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让文明理念逐渐内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全民共建:协同作战,共享文明成果

  赫山区朝阳街道江家坪社区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内拥有珍贵的地质遗迹,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社区工作者多方奔走,积极向联建单位市政协宣传推介,引起了市政协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地质专家、规划师多次实地考察,精准把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科马提岩地质公园惊艳亮相,不仅成为地质科普的重要基地,还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创文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我市建立起市委领导督导帮扶街道、市领导包保路段、“两代表一委员”下沉社区、市直单位联点共建等工作机制,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省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化身“文明观察员”,深入社区开展日常巡访、志愿服务,协调解决停车难、环境差等民生问题1200余件。

  一个个生动的创文实践,在银城大地上演。资阳区汽车路街道人民路社区在有关单位的联建支持下,整合教育、医疗、商业等资源,精心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能满足购物、就医、休闲等生活需求,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幸福”。赫山区桃花仑街道大渡口社区得益于“三微工程”,对老旧的卷烟材料厂家属区路面实施提质改造,规划小区停车位和消防安全通道,并疏通了下水道,居民啧啧称赞。

  随着创文工作的不断推进,“创建为民、创建靠民、文明共享”成为全民共识,人人争当创文工作的参与者、推动者、践行者。正是这样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创建工作知晓率和满意度方面,我市得分都很高。

  十年磨一剑,梅花扑鼻香。我市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为笔,以法治保障为墨,以全民参与为纸,绘就了一幅文明城市的壮美画卷。如今的益阳,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幸福底色愈发鲜亮,正朝着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浩军 谢磊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