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精神文明网组织的“文明”主题系列宣传活动重要一站,此次益阳之行,采访组聚焦城市文明建设、书院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等核心内容,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9月28日上午,采访组来到安化县马路镇,在马路镇中学的乡村少年宫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详细了解乡村少年宫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期开展的湖南省“圆梦工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现场活动中,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聊未来,温暖的互动场景让记者们频频举起相机。随后,采访组走进安化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了解安化县在儿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举措,记录益阳在关爱特殊群体、涵养文明新风方面的扎实实践。
当天下午,采访组一行前往桃江县,在张子清红色教育基地内,讲解员生动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让记者们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在桃江县第一中学,采访组走访了校史馆,与功臣家属面对面交流家风故事,了解学校如何将文明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夜幕降临,采访组转场至资阳区明清古巷,灯笼馆巷的传统灯笼透着暖光,月明楼下居民悠闲散步……记者们漫步古巷,与摊主、居民亲切交流,记录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活化中焕发的新活力,感受市井烟火中的文明韵味。
9月29日,采访组一行走进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这里是人民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也是益阳乡村文明建设的缩影。在清溪文明实践站内,工作人员介绍了实践站如何通过理论宣讲、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随后,记者们走进村民家中,与尝试写作的邓春生、邓旭东促膝长谈,听他们讲述扎根乡村、用文字记录家乡变迁的故事,感受乡土文化孕育的文明力量。在周立波故居,记者们循着作家的生平足迹,了解益阳如何传承红色文化与文学基因;在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人民文学清溪书屋、贾平凹书屋等地点,满架的书籍与浓厚的阅读氛围,让采访组看到清溪村探索“一文三引”路径,持续擦亮文学、文明、文旅名片的生动实践。从乡村到城市,从文化传承到民生服务,益阳正以多元举措让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城乡居民。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民生改善深度融合,在城乡之间绘就了文明有温度、实践有力度、创建有深度的生动图景。此次“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组的探访,不仅是对益阳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将通过媒体的传播力量,让益阳的文明故事走向全国,为益阳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