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企业、问需求、优服务、想办法……2024年12月5日,“侨银联动”工作专班来到沅江市亿昌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走访、问询座谈等方式,了解企业困难诉求,收集意见建议。这是我市开展“侨银联动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的一幕。
汇聚合力,打破融资坚冰
时间回到2022年,市侨办与中国农业银行益阳分行在联合走访调研时,听到不少中小企业反映企业的困境。安化县大福镇沂兴村微沫食品加工厂老板刘琪感慨:“原材料积压,启动资金短缺,银行贷款程序繁琐、审核周期长,利息负担重,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疫情之下,本地企业生存艰难,侨资侨企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市侨办与农行益阳分行迅速行动,奔赴赫山区泥江口镇、资阳区张家塞乡等地,调研侨资侨企,收集了10余个关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突出问题。
问题摆在眼前,如何破局?市侨办和农行益阳分行主要负责同志达成共识:“要做好这项工作,仅靠两家力量远远不够,必须邀请相关部门协同作战。”
于是,行动初期,由市侨办牵头,联合市侨联、市侨商会以及农行益阳分行,组建工作团队,开展“乡村振兴‘侨’这里 金融服务送上门”“侨心向党心连心 助银惠企面对面”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短短1年,便推动农行与37个行政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侨资企业2家,推动7家侨企入乡,侨资入乡总计约1.2亿元。
创新模式,拓展服务维度
2023年,在农行支持下,侨资侨企发展加速。此时,部分中小企业主动联系工作团队,“镇上的侨企在你们的帮助下发展势头良好,我们不是侨企,可否也为我们纾困解难?”工作团队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将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行业领域。
于是,“侨银联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应运而生。2024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侨银联动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以发起一次“侨助乡村振兴”活动倡议、成立一个“侨助乡村振兴”服务团等“八个一”活动为重要抓手,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至2024年,工作专班开展调研30余次,走访企业、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100余个。经过实践探索,服务对象由企业为主扩展到产业强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同时,专班通过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到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指导侨资侨企申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型中小企业,对部分企业的财务规范、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辅导,服务方式由解决融资难题拓展为解决融资困难、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各类难题。
张家塞甜酒产业是益阳特色产业,近年来,农行益阳分行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与业务模式,为近500户(家)从事甜酒产业的农户和企业发放贷款超亿元。益阳市旭蓝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春生兴奋地介绍:“‘惠农贷’就像专门为我们定制的,我拿到了50万元信贷资金,扩大了甜酒生产线,添置了几台全自动甜酒灌装机,每年通过土地流转、收购农副产品及保底种植农产品等方式,帮助农户1340余户,带动就业80余人。”
精准发力,攻克发展难题
自2022年6月起,工作专班深入各县市区,实地走访各类经营主体,与相关负责人坦诚交流,成功解决融资、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问题20余个。在此期间,农行益阳分行与我市25家企业、600余户农户、43个合作社、85个行政村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新增办理涉农贷款1.52亿元,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市侨商会执行会长张胜金感慨:“我全程参与‘侨银联动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亲眼见证了各方的努力与付出,活动成效显著,令人赞叹。”
然而,前行的道路并非坦途。工作专班在实践中发现,用工难和销售市场开拓难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两大“拦路虎”。为此,工作专班迅速制定针对性策略。
在市场拓展方面,2024年6月,益阳特色商品海外市场推介活动盛大举行。活动现场,腊肉、凉席等具有益阳特色的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目光。2024年7月,工作专班邀请柬埔寨湖南侨商总会的鑫湘印公司和合众利销售公司负责人来益实地考察,经过深入洽谈,双方就产品在柬埔寨的销售和代理达成实质性合作……
“自2024年4月南嘴镇政府与农行沅江支行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农行给我镇的企业、种养大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放款金额超1000万元。同时,市侨办利用自身特色资源优势,持续宣传推介我们的黄金贡柚、山茶油、红薯粉等农特产品。”南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卓宇如是说。
为解决用工难问题,工作专班创新打造“订单班”校企合作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化”输送对口人才。2023年,仅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就已为10余家企业输出300多名专业人才。此外,工作专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每年通过“湘就业”“益阳人力资源服务”微信公众号等发布重点企业人才岗位需求公告,广泛吸引社会各界人才关注,满足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