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产业的生存博弈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3-30 10:0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肉松、麻薯、芝士脆、桃酥……这些名称,对于市民来说都不陌生。从桃花仑路一中路口出发,到龙洲路口,烘焙门店有十多个,传统中式点心、西式面包等门店一个接一个。近年来,烘焙食品凭借美味、可即食、营养丰富、包装讨喜等优点,受到年轻一代特别是女性消费者的青睐,烘焙食品在市民生活中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科统计数据,我市烘焙食品生产企业达38家、小作坊95家。

  随着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烘焙企业的更新迭代明显提速,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与竞争压力,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与发展路径。

  经营模式分化:老字号复兴、工业化扩张与小业态博弈

  据了解,我市烘焙市场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面包、蛋糕、糕点(以中式糕点为主)。基于经营形式分类,烘焙食品生产经营者分为三大类:烘焙工厂、中央工厂+门店、前店后坊模式的街边店。

  有成斋是一家中式烘焙百年老店,发展中也几度沉浮。2007年,益阳市福星食品有限公司复建有成斋,融合古法与现代工艺,不断推出新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2016年,有成斋被湖南省商务厅认定为湖南老字号。福星食品董事长徐亮说:“有成斋要做的事情,是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加入时代元素,让人们更加喜欢这种有文化底蕴的糕点,让有成斋成为当代年轻人的记忆。”

  百年前的有成斋是典型的前店后坊模式——街边是店面,后坊开设烘焙房。今天的有成斋有了自己的中央工厂和门店。有成斋的浴火重生,打破了传统中式烘焙街边店规模化程度不高、产品单一且缺乏创新的桎梏,给传统中式烘焙门店和企业的创新发展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同样是中央工厂+门店,湖南清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西式烘焙食品为主打产品,品牌名为多穗麦吉。位于赫山区谢林港镇的中央工厂占地面积达15000平方米,有面包、糕点、冷链裱3条生产线。每天,中央工厂根据订单将产品配送至益阳、娄底、常德、邵阳4个片区的40家门店。“烘焙行业供应链长、原料品类多,中央工厂+连锁店的模式,可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和财务管理,为企业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清立食品技术研发部经理郑侠说。

  不同于中央工厂+门店模式,非门店零售渠道的烘焙销售也是消费者购买烘焙食品的重要渠道。这些渠道包括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品牌官网、社交媒体以及第三方外卖平台。湖南省湘巧食品有限公司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烘焙生产企业。

  湘巧食品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高端儿童动漫休闲食品的规模企业。公司主要生产注心饼干、巧克力涂层蛋卷、蘑菇形巧克力等。目前公司销售网络已延伸至全国各大、中城市,现有代理商1000多家,产品远销全国各省会城市及80%以上的地级市。“规模化、品牌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市场内卷的现状下,大品牌必然会挤占小作坊的生存空间。市场竞争的结果,要么上桌,要么被摆上桌。”湘巧食品董事长杜志刚这样说。

  有别于规模化生产,山月面包是典型的前店后坊,走的是“小而灵”的路子。“小”,指的是门店不大,店后的作坊也不过二三十平方米,包括老板在内,十几名员工,售卖的品类也相对单一。“灵”,是因为产品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线,让生产经营具备相当的灵活性。“船小好调头,店小,风险也小。只要将产品做精致、服务做极致,街边小店同样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山月面包店老板吕阳告诉记者,就是这么一间小小店面,一年的销售额也超过240万元。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烘焙市场在不断分化,企业和门店不论规模大小,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路径。

  内卷旋涡:同质化竞争、创新乏力、成本攀升下的市场洗牌

  市中心城区文化路,以山月面包为中心,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的街上,4年间先后开了不下10间烘焙店,到现在,半数已经关闭。

  近年来,一批烘焙门店在中心城区商圈密集铺开,成为商场新的引流“神器”。在激烈竞争中,烘焙市场也在不断上演淘汰赛。业内人士分析,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品牌创新能力不足、运营成本增加等,都是部分烘焙门店“花期”缩短的原因。

  产品同质化导致品牌辨识度低。“很多门店的主打系列基本上大同小异,比如麻薯、桃酥、蛋挞等,几乎成了标配。”徐亮认为,烘焙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各大品牌、门店的产品重合度较高。很多新从业者没有看到这一点,只单单看重烘焙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廉和刚需市场规模,就盲目进入该市场,这也加剧了内卷。

  “不断更迭的新产品,有别于其他品牌的爆品,是烘焙品牌站稳脚跟的利器。”徐亮说,近年来,公众对烘焙食品的健康性要求越来越高,低糖低脂低卡概念兴起。然而,很多烘焙店仍旧沿袭过去的制作工艺,口味过于甜腻、营养成分不足。这类产品,不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口味和他们所追求的健康饮食方式,终将被日益成熟的市场所抛弃。

  杜志刚认为,近年烘焙赛道品牌不断增加,一些品牌运营能力不足,缺乏能持续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创新与营销手段。“对于品牌来说,重要的是进行更多的产品创新、全方位服务升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留住消费者。”杜志刚说。

  生产经营成本的不断增加,也给烘焙企业生存发展带来了挑战。“我们店里使用的原材料基本是国外进口的,面粉和食用油的价格在猛涨,成本激增,利润就大幅下降。”吕阳告诉记者,与4年前刚开业时期相比,山月面包今年的利润减少了三分之二。

  突围路径:品质筑基、差异深耕与情感联结

  赛道竞争激烈,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业内人士认为,高质量的品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有成斋的绿豆冰糕、奶黄酥、肉松饼等酥饼类和熟粉类产品,还是湘巧食品的巧克力系列产品,都是企业核心主打品类。区域范围内无出其右的产品品质成就了这些企业的“江湖地位”。

  顺应潮流的产品创新也是吸引消费者的法宝。

  有成斋在新中式糕点领域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从前有成斋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它的绿豆糕。今天我们运用现代科技,在原有工艺上对产品进行改造,开发出了新产品。现在的绿豆冰糕强调一个‘冰’字,冰冰凉凉,入口即化。”在徐亮看来,“消费者对产品迭代速度的要求非常高,烘焙品牌在消费端要做个性化、高端化、营养化的创新。许多快消品的明星产品很容易被克隆。未来,烘焙企业要有持续打造明星品类的能力,才能不断走下去。”

  为契合消费者健康养生需求,有成斋和湘巧食品均将“药食同源”概念引入产品设计。有成斋开发了含有黄精、陈皮等中药材在内的烘焙食品,广受市场好评。湘巧食品关注儿童消费领域的同时,将目标投向“活力老人”,开发了一系列适合老年消费者的低油低脂产品。

  产品差异化战略突围,在细分赛道上深耕,也是烘焙企业出圈的法宝。

  湘巧食品之所以能与头部企业合作,是因为公司在国内巧克力和饼干赛道上遥遥领先。在巧克力研磨方面,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形成的壁垒,让湘巧食品直接拉开与竞品的差距,帮助湘巧食品抢占行业话语权。

  山月面包将中式烹饪融入西式烘焙,创造性地制作出艾草大米面包、烧辣椒皮蛋法式餐包。新品一出,立即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

  除了关注品牌和产品本身的硬指标外,体验感和价值感这些软实力,也是打造独特性的有力武器。

  徐亮收集了当年老作坊刻有梅、兰、竹、菊花式的“古董”模具,将老字号的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中,让其成为老益阳的一个记忆符号。

  山月面包的店员会贴心地询问顾客的忌口,为顾客提供购物指导。“品牌形象和价值观是品牌的灵魂,它们能够在情感层面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吕阳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张伊寒 周琳 陈志国 欧国良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