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转化同步推进 保护服务双轨并行

我市努力迈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行列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5-22 09:0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创新引领、服务大局、保护优先、转化增效”主线,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成果转化攻坚、保护效能提升三大行动,全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今年1至4月,我市专利转移转化367次,新增沅江芦笋、大通湖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2件。目前,我市正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能力方面发力,加速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努力迈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行列。

  今年我市重点实施专利导航布局、高校专利盘活、地理标志产业化三大工程。在创新创造端,聚焦“334”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专利导航,培育国家级高价值专利组合,力争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200件。在成果转化端,建设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中心,推动高校专利向中小企业开放许可,探索专利开放许可新模式,力争实现转化收益超1亿元。目前,益阳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发明专利269件,其中已实现产业化的9件。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系统入库企业889家,进行过操作的699家,操作率78.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全力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等重点工作,出台相关文件,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联席会议机制,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28万元,支持9个知识产权战略专项项目落地,形成“政策引导+资金保障”的协同推进格局。去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274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量7.31件,位居全省第五位。在成果转化与运用方面,我市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739件存量专利盘活,专利开放许可转移转化1119次,新增专利产品备案57件,产值达21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突破,登记金额达5.43亿元,商标质押金额居全省首位,达8.65亿元。通过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湖南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全省首笔30万美元知识产权外币贷款,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为强化保护效能,我市积极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体系。市知识产权局引入技术调查官参与案件办理,提升专业水平。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联合打击网络侵权行为;通过“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调解知识产权纠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双方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开展协同保护、专利预审协作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实施办法》,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衔接,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在服务优化上,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专家库建设,开展企业贯标行动,打通知识产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孙殉华 邹海霞 吴峰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