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莘莘学子都在为梦想全力冲刺。为给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安静、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连日来,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前行动、精心部署、贴心服务,全面开启“护航模式”,多措并举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广大考生考试助力加油。
绿色通道保畅行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未雨绸缪,早在考前数周便启动“护考畅行”专项行动。根据全市15个考点的不同道路条件和交通流量特征,精心绘制“一点一策”疏导方案,科学部署近400名精干警力及70余辆警车和铁骑,在考点周边关键路口、易堵路段执勤与巡逻,合理设置交通管制牌、禁鸣提示牌等,严格控制车辆进出和停留,为广大考生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交通广播等多媒体平台,发布高考期间交通管制路段、时段信息及绕行建议。针对承担考生运输任务的企业和学校,组织专项安全警示教育,严把驾驶员资质关,督促其落实全程系好安全带等安全措施。向广大交通参与者特别是机动车驾驶人发出倡议,号召在考试期间减少开车、绿色出行,在行经考点周边道路时降车速、不鸣笛、礼让送考车辆。同时,考试期间,我市交警对张贴有“爱心送考绿色通行证”的车辆将给予优先通行权,全力保障送考车辆顺利通行。
“我们的铁骑和巡逻车就是移动的‘护航站’。”高考交通指挥调度组工作人员表示,高考期间,所有路面警力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不仅承担疏导任务,更随时化身“应急先锋”。一旦接到考生忘带证件、遭遇堵车、突发疾病等紧急求助,交警将第一时间响应,或动用警用摩托疾驰取送,或为受阻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必要时警车开道全程护送,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准时、从容地踏入考场。
织密健康防护网
保障考生身心健康,是高考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立足“健康高考”目标,构建覆盖考前、考中、考后的全链条健康守护体系。考前,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专项工作提示,指导有关学校加强校内传染病防控统筹,强化防疫措施。各级疾控机构重点加强流感、新冠、登革热、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动态分析疫情风险,及时向教育部门通报疫情形势,配合教育部门指导考点做好防疫物资准备、环境卫生消杀、考场通风、饮用水卫生等工作。并组织对考生集中入住的宾馆进行专项卫生监督,重点排查二次供水设施安全、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以及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消除卫生隐患。
考试期间,市卫生健康委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救治、快速响应”原则,为全市每一个考点量身定制医疗保障方案。每个考点安排一个由1辆救护车、1名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1名专业护士组成的医疗小组全程驻守。提前指定距离考点最近、综合救治能力强的医院作为高考学生定点救治医院,并为其开辟专用绿色通道,确保对前来就诊的学生快速检查、快速诊断、快速治疗。
考前,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生动的讲座、团体辅导以及科学的心理评估筛查,帮助考生建立积极应考心态。考试期间及考后一段关键时期,市精神卫生中心开通24小时高考心理支持专线,安排资深心理咨询师轮班值守,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免费、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服务。
静音治理优环境
自6月4日起直至考试结束,市城管执法支队全力开启护考行动,为广大考生筑牢环境守护屏障。
连日来,针对考点周边商铺促销声、商贩叫卖声、餐饮音乐声等噪声污染,城管执法人员主动出击,挨家挨户宣传考试期间禁噪要求,重点督促餐饮场所在夜间关闭外放设备,并在就餐高峰时段安排专人巡查。面对建筑工地施工噪声问题,执法人员将居民聚居区周边在建项目、渣土运输车辆途经路段作为重点巡查管控对象,对考点周边在建工地展开地毯式摸排,紧抓源头管理,严格管控施工噪声。各执法中队开启“白加黑”模式,高频次、全覆盖巡查管控各考点和考生集中住宿地周边,切实营造安全和谐的备考、应考环境。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采用定点值守与流动巡查相结合方式,重点整治考点周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摊贩等行为,全面整治考点周边乱拉广告横幅、私发小广告等行为,并联合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规范考点周边共享单车集中摆放,打通考生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此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全天畅通诉求渠道,执法大队全员出动24小时值守,凡涉及考生投诉的,及时、准确、快速、高效处理,力所能及地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咨询、应急处置、后勤保障等便捷式服务,及时解决考试期间遇到的各类突发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