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沁润 检徽熠熠

——市检察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纪实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6-19 08:54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近年来,益阳市人民检察院锚定“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目标,着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日前,市检察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文明甘霖润泽法治天地,熠熠检徽闪耀实干担当。

  强化思想引领 文明种子深植干警心田

  近日,记者走进市检察院,浓厚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主题展板庄严肃穆,“一支部一品牌”特色鲜明,70余处文明宣传牌匾悄然融入办公楼区域,让干警抬头见文明、低头思践行。

  “我们着力打造‘一楼层一主题’文化阵地,依托院史陈列室、阅览室等载体,营造润物无声的文化环境,让干警潜移默化接受文化熏陶。”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定期组织检察开放日、演讲比赛、青年夜校等活动,党员干部踊跃参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该院建立书画、摄影、瑜伽等8个兴趣小组,为干警搭建交流思想、陶冶情操的温馨平台。

  厚植文明沃土,汇聚榜样力量。市检察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23名资深检察官与青年干警结对开展传帮带,涌现出省级以上业务标兵4名、能手6名。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深入社区、企业、乡村,开展民法典宣传、预防养老诈骗宣讲等,让法治精神与文明风尚在服务群众中传递。

  践行司法为民 文明担当护航发展大局

  市检察院始终将司法为民贯穿履职全过程。坚持“办理一案、监督一批、治理一片”理念,紧盯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及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等突出问题精准发力。2024年,监督立案3件、监督撤案6件,清理涉企“挂案”24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扫除障碍。深入50余家企业开展“问需于企”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帮助解决劳资纠纷、职业打假人等困扰企业发展的法律难题30余个,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市检察院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办理公益诉讼89件,督促治理污染水域2300亩,增殖放流鱼苗500万尾,绘就生态检察文明画卷。该院还协调争取帮扶资金,为南县厂窖镇祥和村拉通道路3.2公里,完成危房改造4户,新建德治、法治文化广场,以实干实绩为美丽乡村赋能。

  延伸服务触角 文明实践助力基层治理

  如何让文明实践深度融入检察履职,服务社会治理?市检察院将服务延伸到最需要的地方,让文明温度直达百姓心田。

  在民生保障方面,市检察院倾心守护“血汗钱”,为农民工成功追回欠薪340万余元;“检爱助学”行动精准帮扶4名学子,为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发放司法救助金127万元,为陷入困境的群众雪中送炭,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

  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联合团市委出台《未成年人实践帮教基地实施办法》,累计帮助6名涉罪青少年顺利回归社会。144名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举办法治宣讲229次,将法治种子播撒进校园,为孩子们安全、幸福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法治是文明的基石,文明则是法治温暖的注脚。近年来,市检察院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节约型机关”等称号,整体业务工作连续3年进入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美玲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