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水汤汤,清溪潺潺,不仅滋养着“银益阳”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更激荡出新时代文明新风的汩汩清泉。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历程中,益阳深挖本土文化富矿,以“八大文明行动”为实践载体,将“耕读传家”的清溪书香,悄然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文明自觉——从清溪村村民张口能诵《山乡巨变》的雅韵,到酒店餐馆公筷公勺普及率的显著跃升、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行动自觉,再到遍布城区的149处公益景观小品、950个彩绘电箱与220个文明短视频构筑的城市美学……这并非割裂的图景,而是一条由文化基因赋能、全民接力实践、最终外化为城市气质的文明生长链。万众一心、久久为功,益阳正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的精气神。
文学地标:清溪书香的辐射力
走进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文学之乡”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益阳文化底蕴的璀璨明珠,更是涵养城市文明新风的重要源泉。
21家以国内知名作家或出版社命名的书屋坐落山水田园间,形成全国唯一的当代著名作家或出版社冠名书屋群落。
这些书屋均由农舍改造而成,庭院布局、展陈等风格不一。其中,作家书屋根据作家的出生地、创作风格、代表作品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打造,如梁晓声清溪书屋主打知青文化,阿来清溪书屋体现藏族风情,迟子建清溪书屋展现北国风光,张炜清溪书屋装饰有海景画面等。部分书屋还与数字媒体新技术“联姻”,实现一屋一景一风格。
“文学清溪”的影响力远不止旅游打卡。它如同一颗文明的种子,深深植入村民和来访者的心田。“文学成了我们村的响亮名片,让我们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立波清溪书屋屋主卜雪斌感慨,为了经营好书屋,他学会了普通话,表达能力也大幅提升。
村民卜兆平更是对《山乡巨变》里的章节张口就来。这位普通村民骄傲地告诉记者,全村的“泥腿子”和她一样,平时都爱到书屋看书学习。
清溪村里矗立着文学新地标——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这座能藏书50万册的建筑,自今年春节期间试开馆以来,已收到全国各地作家捐赠的签名版图书8万余册。清溪村陆续邀请王蒙、莫言、阿来、刘慈欣、毕飞宇、麦家等作家前来采风创作、讲座授课、发布新书,同时,组织开展“文学清溪·耕读传家”全民阅读、清溪田野音乐诗会等文化惠民和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风景,持续扩大“文学清溪”的影响力。如今,清溪村已成为益阳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其辐射的文化力量,正悄然流向城市文明的更广阔领域。
风尚行动:文明新风的接力赛
近日,记者来到桃江县喜龙美人谷大酒店,在酒店点餐处,“光盘行动节约用餐”“适量点餐按需取餐”等文明标语随处可见。进入酒店包间,服务员熟练地为每桌客人摆放分餐制餐具。“几年前推广公筷时,十桌客人有八桌对公筷视而不见。现在顾客基本上都会主动使用公筷。”酒店服务员说。
在全市大街小巷,一场场“礼让革命”同步上演。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持续广泛开展“礼让行人”宣传教育。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不断加大对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提醒力度,在市区主次干道斑马线前方设置“车让人”提示标语,并开展固定监控设备抓拍监督,对典型违法行为进行曝光。近日,记者在奥林匹克公园西门公交车站、望湖路至龙洲小学路口等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观察,每当有行人站上斑马线时,机动车都会主动停下,让行人先通过。礼让行人已成为广大机动车司机的自觉行动。
此外,交警部门在中心城区人流密集区安装违法行为抓拍设备16套,重点监测闯红灯、不礼让行人、驾车不系安全带、驾车接打电话等违法行为。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曝光车辆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曝光100余批次。
在益阳,文明不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展现在“八大文明行动”的生动实践中。从公筷公勺的餐桌革命到文明礼让的安全出行,文明细流正汇入市民生活。
氛围营造:城市美学的百花园
文化基因的滋养,文明风尚的实践,最终需要浸润心灵、触目可及的氛围来固化与升华。益阳的城市空间,正精心构筑这样一座文明新风的“百花园”,让无形的精神力量,化为可见可感的美学风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行走在中心城区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创意十足、主题鲜明的公益广告宣传牌、景观小品。它们营造出浓厚的文明城市氛围,成为扮靓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近年来,我市在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颜值”上下苦功、求实效,将文明理念宣传与城市景观打造相结合,利用绿化带上的公益景观小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理念,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彩绘电箱是文明城市的一抹亮色。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均有各类配电柜,过去大多色彩单调,且易成为违法小广告的安身之所。2022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配电箱进行“美容”,融入艺术、潮流、传统文化等元素,使其图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创文艺术作品。
此外,我市积极制作《创城进行时》《文明旅游》《不文明行为曝光台》等系列宣传视频,以《益阳日报》、益美益阳客户端、益阳日报微信公众号、益阳文明网、文明益阳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为阵地,发布网络文明建设信息动态,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集中开展文明培育、移风易俗、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主题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