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防晒帽、胳膊套上冰袖、风扇挂脖……7月16日一早,中心城区环卫工人黄金玉全副武装开始了一天的普扫。
我市持续高温,给环卫工作带来挑战。为保障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与环卫工人身体健康,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近日发布通知,从作业时间调整、后勤保障强化等多方面,部署高温天气环卫工人防暑工作。
通知明确要求优化作业时间,实行“避高温、抓两头”模式。每日首次普扫需在7时前完成,第二次普扫时间则根据气温灵活调整:最高气温低于35℃时,14时30分前完成;35℃至37℃时,15时30分前完成;37℃至40℃时,16时前完成;高于40℃时,停止第二次普扫。同时,安排快速保洁车巡回作业,避免出现保洁空档。通过优化排班、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增加高温时段道路机扫、洒水、喷雾等频次,利用小型电动保洁车提高机械化清扫覆盖率,切实减轻环卫工人在高温下的作业负担。
7月16日上午,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学术报告厅开展“关爱环卫工人,夏日送清凉”活动。工作人员为70位环卫工人逐一发放“清凉礼包”,每份礼包包含1个大容量水杯、1盒藿香正气水和1瓶风油精。据悉,市城管执法局为中心城区全体环卫工人统一配置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绿豆、白砂糖等防暑物资。
此外,相关单位还组织环卫工人开展高温防暑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中暑症状、急救方法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完善中暑应急预案。并做好环卫作业车辆和垃圾中转站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维护。全时段开放的环卫工人休息室里,备足了饮用水和防暑药品,空调、电扇正常运行,为环卫工人在高温作业间隙提供凉爽的休息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周明瑶 程思嘉责任编辑:曹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