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为大学生创业铺就“黄金赛道”
7月10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根据湖南省《促进大学生创业“雏鹰计划”重点举措(2025年版)》及配套登记注册优化方案,我市正以“全周期服务+精准化赋能”为核心,为大学生创业者打造“保姆式”成长路径,助力更多“双肩包创客”扎根益阳。
“以前注册公司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有了一网通办,企业登记只需进一扇门,连住所证明都能在孵化基地直接开,太省心了!”正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创业登记的应届毕业生小李,道出了许多大学生的心声。
此次登记注册优化方案聚焦“起步痛点”,推出“免审即享”组合拳:35周岁以下大学生初次创业者自愿填报学历信息即可纳入“雏鹰”名单,同步共享至人社、教育、金融等部门,推动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自动匹配。针对不同阶段需求,实施差异化赋能——初创期团队可享“种子计划”,通过高校创业园、众创空间出具住所证明,电商类企业可使用电商平台网络经营场所登记,破解场地难题;成长期企业获“加速工程”支持,通过知识产权出资实缴注册资本、创新成果供需对接会突破发展瓶颈;具备核心技术的“单打冠军”则纳入“头雁工程”,“名特优新”市场主体重点培育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因企施策”。
资金与资源是创业的“血液”。根据省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市内多家商业银行推出“大学生创业专项贷”,将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纳入信贷评估,降低融资门槛;引导网络平台实施“流量扶持计划”,通过算法优化、流量分配倾斜帮助创业主体品牌曝光与市场拓展。针对知识产权“短板”,市内各受理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专利转化对接、快速申请等服务,推动创新成果加速“变现”。
针对创业失败的顾虑,推出“服务型监管”。因创业失败导致经营异常的,可走“绿色修复通道”;新设企业无投诉的实行“首年免查”,信用良好的还能纳入“免查清单”管理,用柔性执法降低创业试错成本。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监管系统正在联合非公党组织打造“红色孵化器”,选派“红色导师”与初创团队“一对一”结对,从经验分享到资源对接,让党建成为创业的“红色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