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根脉与产业活力中解码幸福益阳

——记海外华文媒体益阳行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7-30 08:4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打卡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甘果摄

  7月26日至27日,“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5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行的媒体团走进益阳。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部分中央和地方媒体代表一起深入益阳国基实验学校、清溪村、安化县羽毛球运动学校、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等地进行探访。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让益阳的文化根脉与产业活力在国际视野中交织成动人的交响。

  从南洋讲坛到时代接力

  在益阳国基实验学校的国基教育馆内,泛黄的历史影像与张国基先生的遗物静静地诉说着一段跨世纪的教育传奇。

  1920年1月,张国基受毛泽东派遣,被介绍到新加坡道南学校担任教员兼华侨中学和南洋女校教员,这是他第一次下南洋。1920年到1958年,张国基先后七次往返于中国与印尼之间,在印尼创办了中华中学并担任校长。近三十年的时间,张国基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为提高当地华人的社会地位,作出了杰出贡献。

  “这所学校以著名华侨教育家张国基的名字命名,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的接力。”环球评报马来西亚全媒体中心社长刘丽荣的感叹,道出了媒体团的共同心声。当印尼《鹿见寰宇》新媒体社长章维佳看到馆内陈列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展品时,十分感慨:“早年印尼华文教育被压制,张先生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韧性。如今中国强大了,我们更要把这种精神传递出去。”益阳国基实验学校秉承张国基的教育思想,不仅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将张国基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让文化根脉在新时代不断延续。

  文学照亮乡村振兴路

  清溪村之行,是一场浸润式的文学之旅。媒体团先来到已入藏7.8万余册作家签名书籍的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打卡,馆内珍藏的著名作家原版手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家细细观赏,仿佛能透过这些泛黄的纸张,感受到每一位作家创作时的激情与思考;在周立波故居,媒体团在讲解员带领下,近距离了解人民作家的生前居所,探寻他笔下那个时代的印记;在贾平凹书屋、迟子建书屋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书屋,媒体团沉浸在书香四溢的环境中,每一本书、每一件展品都似乎在诉说着文学的故事……

  文学不仅是精神地标,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2023年5月珍藏馆开馆后,带动周边民宿、研学等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清溪村接待游客超1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00万元,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15.8%,人均可支配收入4.1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清溪村设立主题作家书屋,形成“名人IP +文学场馆+文旅消费”的发展模式,让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眼前一亮:“这种模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文学IP真正变成了GDP。”

  传统工艺与现代体育的全球对话

  在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加拿大中华新闻社副社长倪霞凝视着用千两黑茶堆砌的穹顶,感叹“原来茶叶可以如此艺术”。在安化第一茶厂,媒体团走进百年茶仓了解黑茶的制作工艺,倪霞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两茶的制作技艺深深震撼:“这种活态文化,应该让世界看见。”而当媒体团来到全国唯一的黑茶专题博物馆——中国黑茶博物馆时,更被黑茶的悠久历史与丰富藏品深深吸引。续炳义说:“马来西亚茶文化也很流行,我们也会通过自己的媒体,不断推广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国际化征程,早在悠悠岁月中悄然启航。回溯至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沿着古“万里茶道”远销蒙古、俄罗斯等国。如今,安化黑茶正逐步实现从产品到品牌和文化的全面出海。纪录片《安化黑茶》以17种语言传播至195个国家,让黑茶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绽放光彩;安化黑茶作为来湘旅游的伴手礼被韩国游客广泛接受,韩国经销商甚至自费在韩国建造了一座占地110亩的黑茶文化馆……安化黑茶正以新的姿态跨越国界,飘香四海。

  益阳,素有“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摇篮”之称,培养出了龚智超、田卿、贾一凡等9位羽毛球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当海外华文媒体团走进安化县羽毛球运动学校,训练场上传来的清脆击球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媒体记者纷纷举起相机,镜头追随少年们训练的身影,将这份拼搏与热爱定格成永恒。亚太通讯社副社长、澳门卫视节目总监陈红玲说:“看到孩子们的训练场景,让我想到了中华民族每个人身上努力拼搏的精神,正是有这样拼搏的精神,才能创造出如今幸福的生活。”

  让世界听见益阳的声音

  媒体团离开时,安化第一茶厂的老茶仓里,陈茶的醇厚与新茶的清冽仍在空气中交融;清溪村的暮色中,珍藏馆的灯光与农家书屋的灯火遥相呼应。海外华文媒体的镜头里,不仅记录了益阳的故事,更盛满了对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刻体悟。

  “我们会把益阳的文化底蕴带到国外,把这里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续炳义的话,道出了所有海外华文媒体人的心声。从张国基的教育思想到清溪村的文学薪火,从羽毛球的拼搏精神到黑茶工艺的古今对话,益阳正以开放的姿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书写着新的篇章。这场持续两天的文化之旅,或许只是益阳走向世界的小章节,而更多关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故事,仍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甘果 周青霞 薛立娟 阮波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