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凉”策 开“凉”方

我市多部门为高温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01 09:1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连日来,我市遭遇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户外犹如巨大的“蒸笼”。酷暑之下,城市的运转并未停歇,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外卖小哥等一线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高温天气下,一线劳动者是否有地方纳凉?如何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与合法权益?记者近日走访市总工会、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深入了解一线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情况。

  “清凉”服务全覆盖

  “以前累了只能找个树荫蹲一阵,现在有了红色之家,这里喝水热饭、落脚休息样样有,凉快又方便。”在资阳区大码头街道建新里社区红色之家(工会驿站),刚结束上午清扫的环卫工人向国平在饮水机接完水后,拿着水杯坐在空调处乘凉。在这个服务站,冰箱、饮水机、空调等消暑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有书籍、充电口和沙发,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据了解,自2021年启动工会驿站建设以来,市总工会通过共建和自建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社区服务中心、金融网点、快递站点等场所灵活设点,形成“1公里服务半径,15分钟步行可达”的工会驿站服务圈。目前,我市225个工会驿站全面开放,其中有60个全国、省、市、县级“最美驿站”,38个工会驿站提供智能化或24小时服务,确保劳动者随时“可纳凉、可喝水、可歇脚”,户外劳动者只需打开地图软件或“职工之家”App,即可查询附近驿站的位置、内部环境和设施设备等实时信息,轻松享受“一键导航”服务。

  此外,市总工会大力开展“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投入资金85万元,为40个单位、8000余名户外劳动者发放防暑物资,并在各级工会组织联动下,开展防暑降温宣教、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走访慰问等活动。

  智慧赋能消暑热

  灼热的阳光下,环卫工人无疑是面临高温“烤”验最严峻的群体之一。为保障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与环卫工人身体健康,市城管执法局打出“弹性作业+机械赋能”组合拳。

  一方面,该局通过科学排班调整夏季作业模式和作息时间,严格执行“避高温、抓两头”作业机制,通过增加轮休频次、缩短单次作业时长的“错峰+轮休”模式,减少一线环卫工人高温作业风险。安排中心城区每日首次普扫必须在7点前完成。第二次普扫时间则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实时高温预警进行动态调整:最高气温低于35℃时,14时30分前完成;35℃至37℃时,15时30分前完成;37℃至40℃时,16时前完成;高于40℃时,暂停第二次普扫作业,空缺时段则由快速保洁车高频次巡回保洁填补,确保市容整洁不断档。

  另一方面,市城管执法局强化机械化作业支撑,每日投入120余台次洒水车、洗扫车,高频次开展洒水降温与保洁作业,单日作业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推广小型电动保洁车,将机械化清扫覆盖率提升至92%。同时,依托中心城区23处环卫驿站设立“清凉补给点”,向环卫工人提供全天候饮水、降温服务;深入各环卫清扫保洁公司开展监督检查,检查高温防暑降温应急预案制定、高温津贴发放和防暑物资配备情况;联合医院、爱心企业等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组织开展高温安全与急救培训,覆盖1500余人次,全方位保障环卫工人安全健康。

  严把作业安全关

  7月31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工作人员来到益阳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湖南城市学院新文科综合实训大楼施工现场,为坚守岗位的建筑工人送上防暑降温饮品、药品以及劳保用品,并重点检查工地高温应急预案和错峰施工执行情况。

  为应对高温天气,做好一线工人防暑降温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多措并举,确保建筑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针对在建项目,严格落实《益阳市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全市高温季节安全防范工作会商会议纪要》,出动人员赴一线宣传,要求各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合理制定工作计划,严禁抢工期、赶进度。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严格实行“中间歇、两头干”的避高温措施,当气温达到35℃时,禁止高温时段露天作业;气温达到38℃时,禁止一切室外露天作业;严禁11时至15时进行室外、高空、有限空间作业,减少作业时间。

  为给建筑工人提供可靠避暑场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大力推动在大型工地建设标准化“清凉驿站”。要求驿站配备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供应足量安全饮用水,储备常用防暑急救药品,摆放足够的休息座椅。目前,中心城区施工现场配备防暑降温休息场所50余处,每天为工人提供饮用水、绿豆汤、凉茶等,确保一线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胜利 刘佳富 刘青 徐旻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