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平台 铺就乡村振兴“畅邮路”
“以前取件要去镇上,要跑几个站点不说,雨天路还难走。”家住桃江县筑金坝村的村民王云晖曾为取快递犯难,如今村口的超市成了综合便民服务站,邮政与多家民营快递邮件在此汇聚。“取件的同时顺便买点日用品,生意更好了。”超市老板也享受到了站点进村的便利。
这一切源于益阳邮政的邮快合作布局。2022年,益阳邮政分公司积极响应快递进村的号召,聚焦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投入资金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生产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加快构建贯通县乡村的寄递物流体系,并坚持“精耕直营系、拓展通达系、建好示范区、提高进村率”的工作思路,先后与韵达、圆通、中通、申通等4家民营快递公司签订邮快合作协议,将服务延伸至全市681个建制村。截至今年3月,共建立4个县级寄递共配中心、20个乡镇片区共配中心、1701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实现全市建制村100%全覆盖。
通过整体推进三级物流体系与邮快合作,益阳邮政在寄递市场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通过优化网络布局、推行集中分拣、投递汽车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益阳邮政投递汽车化率达100%,邮件投递时限提速超5小时,快包自提率提高30%,投递能力提升4.5倍,人工、内部处理、车辆运输、投递、投递运能等五项成本年节约超2100万元。同时,依托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和邮政协同优势,益阳邮政深入对接本地农特产业客群,提供定制化寄递解决方案和电商销售支持,实现对本地农特产业客群的深度开发。今年以来,全市邮政寄递业务总收入完成进度为122.4%,居全省邮政第一位。其中,特快收入居全省邮政第三位、快包收入进度居全省邮政第一位,全市寄递业务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位。
建强站点 搭好乡村振兴连心桥
在桃江县大栗港镇,谢娇熟练地通过邮政“进销存”系统和邮乐平台,将当地农户生产的黄豆酱、外婆菜等特色农产品上架、推广、接单、发货。“邮政的平台和物流给了我们底气,今年通过‘919电商节’等活动,线上销售额已突破百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谢娇介绍。
村级服务站点是三级物流体系的关键末端节点,建强村级站点是建设三级物流体系、构建农村生态圈的关键。2022年8月,伴着全国邮政“进销存”项目在益阳试点的东风,益阳邮政分公司以“网点+站点”发展生态构建为着力点,先行先试,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邮政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将站点逐步打造成为汇聚农村商流、开展客户转介、引导资金归集的阵地。如今,我市已建成420个“进销存”站点。
站点是金融服务下沉的“窗口”。依托邮政网点和站点形成的点线网络,益阳邮政分公司协同邮储银行益阳分行面向村民开展“财富周周讲”理财沙龙、“金融知识下乡”、“防电信诈骗宣传”等活动,推动金融知识宣传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助力农村居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通过邮银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及时为辖内客户提供相应信贷、理财等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乡村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益阳邮政便民服务站点实现包裹自提量1900余万件、包裹代寄15.76万件、支付收单319万笔、会员引流10.48万人次,转介金融总资产2.6亿元、转介融资E贷款6300余万元,实现百姓舒心、商家受益、邮政获客的多方共赢。
扶持产业 唱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多亏邮政,让我们的修山面‘起死回生’!”在2025年益阳邮政产销对接会暨年货节活动现场,“羞美人”品牌供应商陈育海说,疫情期间企业濒临倒闭,益阳邮政及时伸出援手并参与品牌策划,不仅在其自有平台推广,更利用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契机,将包括“羞美人”修山面在内的本地优质消费帮扶产品上线至平安健康互联网平台,面向全国平安车险、简易险客户作为线上礼品。合作延续至今,目前日均订单已突破500单,预计全年将突破20万单。
作为市消费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唯一企业成员单位,益阳邮政充分利用邮政“四流合一”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政府重点扶持产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创新开展消费帮扶项目建设。依托益阳消费帮扶线下体验馆、线上自有平台(邮乐网、益阳乡村振兴馆、邮乐农品等),并积极开展与政府采购平台、银联云闪付商城、社会扶贫网等外部平台的联动,构建了多平台、多渠道的消费帮扶营销体系。在全市建立7个高标准的益阳消费帮扶线下体验馆,进一步拓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目前,消费帮扶项目吸引285家本地优质涉农企业、1885种产品入驻,累计发展会员单位1800余家,惠及近5万脱贫户,通过项目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突破3亿元、农产品寄递收入2000万元。
借力益阳邮政的推广,安化黑茶、桃江笋竹、沅江芦笋、资阳食品、赫山大米、南县稻虾米、大通湖大闸蟹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更为壮大。依托益阳邮政的帮扶,小微农户纷纷加入合作联社,实现产品统一贴标,带动了产业规模扩张和农民增收。同时,益阳邮政还培育了一大批电商帮扶带头人,探索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模式,实现政府认可、邮政获客、农民增收、百姓受益。截至目前,免费培训各类农业电商经营主体近8万人次,成功孵化各类涉农电商企业超过20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