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溺水事故的易发期,防溺水工作督导压力随之增大。在南县中鱼口镇,县委督查室工作人员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插现场,检查救生设施储备、安全提醒等情况,全程无需当地乡镇工作人员陪同。督查结束后,督查人员按照“无扰督查”工作要求,来到镇政府亮码扫码,并进行简单的交流,反馈相关情况。
“过去最多时,一周要接待三四次检查,需要准备台账、召开座谈会,还要安排人员陪同,给基层带来了较重的负担。”中鱼口镇党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推行“无扰督查”机制以来,督查频次明显下降,大大减轻了基层压力,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为民办实事中。
“无扰督查”机制明确,督查人员可以选择明察或者暗访两种方式,被督查单位最多只能安排一名陪同人员,而且督查过程中不听汇报、不开反馈会、不安排用餐,督查完成后,只需在系统上提交督查情况,反馈发现问题,监督整改进度,形成线上闭环管理,大大减轻基层的迎检负担。
为进一步防止督查随意性、痕迹化、大阵仗、过场式、超权限,我市严格落实“五防十五不”工作要求,对督查行为作出禁止性、限制性规定。针对“大阵仗督查”,明确提出“三不许”,即可暗访不许明察、无必要不许陪同、要统筹不许扎堆。针对“痕迹化督查”,推行“三不查”,即不查无必要的资料材料、不查无线索的记录纪要、不查无规定的配套举措。针对“过场式督查”,明确“三不能”,即不能只盯问题不盯整改,不能只看材料不看现场,不能只讲要求不讲沟通。
重复督查、多头督查被禁之后,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更足了。“以前,我们镇每周迎接县直单位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多达8批左右,有的还要求乡镇主要负责同志陪同,基本上应接不暇。”安化县小淹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镇里一个月难得有一次检查,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无扰督查”机制全面实行以来,我市为每一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赋予“通行码”,从申报到评价一码贯通,实现全流程智慧化管理,统筹更有力了、实施更规范了、基层更轻松了。2025年市本级共明确督检考事项24项、业务性备案事项15项,较去年均下降27.78%,基本扭转了基层“迎检频繁、应接不暇”的被动局面,广大党员干部得以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投入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生动诠释了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的深刻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