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在教孩子们姿势和动作。孙殉华摄
8月17日上午,市羽毛球运动学校训练馆内,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正在挥拍对练,汗水直流,头发都湿透了。数名教练在各自场地观察,不时进行指导。副校长王文弢见记者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球拍,作简短介绍。
7月30日至8月8日,2025年湖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在娄底举行,我市50人参赛,取得了12金8银7铜的佳绩,金牌总数居全省第一位。参赛队员大部分是市羽毛球运动学校的学生,夺冠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进行基础训练,一天也没有落下。
目前,市羽校共有学生150人,年龄从5岁到17岁不等。外地学生占了三分之一,分别来自甘肃、陕西、河南、山东、辽宁、云南等地。本地学生占大部分,来自安化、桃江的孩子不少。我市十分重视这些孩子的基础教育,教育部门安排小学生在龙洲小学就读,初中生在海棠学校就读,住宿在市羽校。市羽校利用周六、周日上午和节假日开展专业训练,根据年龄大小采用不同培训方法。每个教练管理12名学生,从日常训练到用餐就寝,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集体意识。学校成立23年来,向省级以上羽毛球队输送优秀运动员近100人,其中21人进入国家队。向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武汉体育大学等高校输送体育人才71名。全校累计夺得世界冠军47项、全国冠军71项、全省冠军218项,奥运冠军贾一凡和世界冠军包宜鑫就是从该校走出去的。
王文弢还介绍,学校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单项羽毛球学校,2012年起连续三个周期被确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2年被中国羽协评为全国四星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目前,我市着力加强“国家羽毛球奥运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筹备开展市队校办(共建)等工作。市羽校为了迎接这一刻的到来,时刻准备着发挥龙头作用,深化体教融合,体育训练、文化学习与品德教育齐头并进,不断擦亮我市“羽毛球之乡”金字名片,提高羽毛球事业世界影响力和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