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能走进站点喝上一口热水,体检、维权也有人热心帮助。现在跑单,心里头更踏实了!”10月18日,外卖骑手陈杰路过益阳火车站旁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时忍不住感慨。这份踏实感的背后,是我市今年以来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出的一系列实招。从部门联合上门排忧解难,到上百个户外服务站分布街头,再到社保参保、维权渠道的全面畅通,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正稳步提升。
部门联手,把服务送到企业和劳动者身边
近年来,我市推动新就业形态行业用工规范化,专门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推进小组。人社、发改、工会、市监、交通运输等8个部门齐心协力,制定联企工作方案,一次次深入企业,把服务送到劳动者心坎上。
截至9月底,专项联企服务已开展6次,涵盖38家新业态企业。工作人员不仅帮企业梳理用工管理中的漏洞,指导企业与1969名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还现场解答劳动者关心的工资发放、社保参保等问题。“以前,维权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如今部门主动上门,我们但凡有疑问,随时都能咨询,心里踏实了。”外卖骑手王凯说,今年公司规范用工后,他的工资发放更准时,工作也更有干劲了。
建好阵地,暖心服务覆盖工作生活方方面面
在我市,23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已成为城市里一道温馨的风景。这些站点里,饮水机、休息椅、充电插座一应俱全,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累了就能进来歇脚,渴了能喝上热水,手机没电了还能及时充电。“冬有暖气,夏有凉风,跑单间隙来这儿小坐片刻,那可比在车里舒服多了。”网约车司机舒师傅常把服务站当作“临时小家”。
除了硬件保障,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专属服务也在不断升级。今年以来,我市已为110名外卖骑手定制免费健康体检,从基础检查到专项筛查,细致呵护劳动者健康;网约车、快递、外卖等领域51个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先后成立,让劳动者维权有了坚强后盾;逢年过节,工会还会组织慰问活动,送上米面油及防疫物资,把关怀送到大家心坎上。
制度兜底,从工资到社保全方位护权益
“快递行业有了集体合同,就像给我们的工作上了把‘安心锁’,最低工资、技能补贴、女职工福利,这些都有了明确说法,我们干活更有奔头了!”快递员皮先生说。今年下半年,我市快递行业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从此快递员吃下了“定心丸”。这背后,是市邮政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制定的《益阳市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支撑,这一方案为行业用工规范明确了“路线图”。
在工资权益保障方面,我市推动工资集体协商走进新业态领域,不仅举办“要约行动”启动仪式和业务培训,还开展现场展示活动,促使企业和劳动者面对面协商,将工资标准、增长机制等落到实处。社保参保方面,我市一边督促企业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法参保,一边引导灵活就业的劳动者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力推动“全员参保”“全额参保”。此外,人社部门还深入排查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十项权益保障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要求企业整改,绝不拖延。
渠道畅通,让劳动者维权更便捷
“前几天我反映的欠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效率真高!”说起维权经历,外卖骑手汤金亮竖起了大拇指。为了让劳动者维权更便捷,我市畅通了欠薪举报投诉渠道,24小时受理诉求;在基层建强调解组织,推出“一站式”劳动纠纷化解服务,培育金牌调解组织,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室,实施“工会+人社”联合调解模式。
“以往,总担心维权过程繁琐,宁愿自己默默承受损失。如今得知有如此多的渠道可供求助,再也不必为此忧心忡忡了。”汤金亮说,现在遇到问题,无论是找工会,还是通过人社部门的平台投诉,都能很快得到回应。从“上门服务”的贴心关怀到“阵地保障”的坚实后盾,从“制度兜底”的全面保障到“维权提速”的高效便捷,我市正用一项项务实举措,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织密一张温暖的权益保障网,让每一位为生活奔波的从业者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关怀。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