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正值益阳师范附属小学放学时分,落日的余晖洒在康富北路新落成的人行天桥上,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踩着彩虹色的台阶欢快地跑过天桥,桥下车辆川流不息。这座今年9月新投入使用的人行天桥,以其明快的色彩和人性化的设计,不仅成为中心城区主干道上的新地标,更成为连接学校与社区、守护孩童安全的暖心通道。
“以前每到上学放学时间,这里就堵得水泄不通,孩子们在车流中穿梭,我们总是提心吊胆。”在桥头等待着接孙子的赵奶奶告诉记者,“现在有了这座‘彩虹桥’,孩子们自己就能安全过马路,我们做家长的也放心多了。”据了解,该人行天桥总投资825万元,主跨采用钢箱梁形式,全长53.4米,桥面总宽3.3米,梁高1.4米,通过增加梯道和桥面护栏高度、设置无障碍电梯、实行单侧分流,提高通行安全系数。桥上设置的彩虹步梯、符合儿童身高的双层扶手、可展示学生画作的透明橱窗以及柔和的夜景亮化,以其独特的“儿童友好”设计理念赢得了市民的赞誉。
这座温暖的人行天桥,正是我市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我市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推动一批民生项目落地见效。除已建成通车的康富路益师附小人行天桥外,城市排水防涝、道路交通、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项目同步推进。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中期调整新增了一批直接惠及民生的项目,如石头铺社区道路提质改造将解决居民出行难题;秀峰公园环湖箱涵清淤工程可降低内涝风险;建发央著小区临时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将有效解决污水外溢问题……这些项目虽然投资规模不大,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能切实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围绕迎接省运会,我市聚焦城市形象提升,同步推进一批重点工程的落地建设。“明灯亮路”工程覆盖中心城区104条背街小巷和285个老旧小区,显著改善市民夜间出行条件;奥林匹克公园照明提质工程通过对园区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系统升级,打造集赛事服务与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地标;市总工会第二工人文化宫的建设,则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元的文体活动场所。
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市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今年首次实现了建设计划于上年度审议通过并纳入当年财政预算的工作突破,改变了多年来计划编制启动迟、计划下发晚的被动局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牵头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实行月度调度和通报机制。各分管市领导多次现场调研,局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全面掌握项目进展,对进展滞后的项目及时预警。各建设单位在计划下达后迅速行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把项目开工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面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施策,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在资金保障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对已完成项目按程序申请资金拨付。在项目调度方面,创新采用“一事一议”方式解决应急需求,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实施的项目,科学合理安排工期。截至9月底,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79.91%。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