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语韬乐当校园文明礼仪使者。陈浩军摄
10月22日晚,完成古文背诵、英语阅读、课前预习等一系列打卡任务后,曾语韬才洗漱休息。他是益阳师专附属学校八年级学生,这个曾获评“新时代益阳好少年”的优秀学子,一直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用勤奋、担当与坚持,书写着新的成长答卷,成为校园里一颗闪亮之星。
骨折后努力跟上学习节奏,不给青春留下遗憾
“我很怀念在益阳市石码头小学读书的时光,遇到了很多好老师,结识了不少朋友。”曾语韬目光清澈,笑容灿烂。
小学六年,他的名字始终与“优秀”紧密相连。他求知若渴,学业成绩优秀,每年都是“三好学生”。受父亲的影响,他喜欢运动,多次代表班级参加校运会,为集体争得荣誉。
曾语韬注重全面发展。他博览群书,尤其喜读人物传记、天文科普类书籍,同学们总是笑他脑袋里装着个“知识宝库”,见解与众不同。他善于把平日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多篇征文作品登上学习强国、央视影音等平台。
进入初中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曾语韬默默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离成功更近。”他不断给自己鼓劲。
初一下学期,因天雨路滑,曾语韬从食堂返回教室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小腿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先后经历了两次全麻手术。
养伤期间,曾语韬最担心的是学业落下,他坚持跟上班级进度:早晨,用手机上网课,借助支架躺着看书,向妈妈口述拼读英语单词;下午,请同学发来课堂笔记,把握学习重点;晚上,主动预习,遇到难题便电话请教老师。经医生允许后,曾语韬坐着轮椅重返校园。一天下来,脚肿得厉害,可他没叫过一声苦,仍咬牙坚持完成所有作业。“有时候痛得睡不着觉,也想过放弃,可一想到老师特意给我整理的笔记、同学们等着我和他们一起学习,就不想青春留下遗憾。”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期末考试中,曾语韬全校排名前十,同学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这是一段特殊的经历,它让我懂得面对逆境与挑战,要勇往直前,越难越要撑住。”他动情地说,“我更深深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的温暖——他们耐心讲题、帮忙推轮椅。班主任李雪辉老师常来医院看望,总是叮嘱我‘学习上有困难尽管来找我’。这些点点滴滴,都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把对热爱的坚持当作责任
在同学眼里,曾语韬挺厉害的。除了学习成绩好,他主持出色,书法、绘画都不错。
“我并不是个天分特别高的人,但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己热爱的东西,总是想方设法去学好。”小语韬谦逊地说。
母亲郭世姣分享了儿子小时候的一些事。“一个‘横’练几十遍仍歪歪扭扭,国画调色总差一点味道。孩子也会失落,可他总会很快调整情绪,说:‘妈妈,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一定会更努力,我不甘心就这样。’”
多少次,当别人放下手中的毛笔去疯玩时,曾语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在小学阶段拿到了国画六级、书法三级证书,还获得全国少儿绘画大赛金奖。
“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热爱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曾语韬对责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将这份责任感延伸到更多领域。主持开学典礼前,他反复背稿到深夜,确保每个环节不出错,自己参与的节目演出,也是精益求精。参加“迎春送福”活动,他精心准备,用心写好每副春联。担任大队干部和班干部,他勤勤恳恳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积极参加大队部组织的课间值勤、值周、检查工作等。“责任不是喊口号,它就像挑着小担子,得稳稳的,不能掉。”他话语朴实,坚定有力。
眼里有光心里有劲,心怀梦想勇敢前行
“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这是曾语韬常说的话,也是他作文里最真挚的表达。在《小小少年的飞天梦》中,他从古典诗句与浪漫的航天神话中汲取灵感,立志用中国智慧探索太空;在《生而逢盛世强国当有为》里,他感慨家乡益阳的变化,誓言以勤学向上的少年之力,为强国事业添砖加瓦。
如今的曾语韬,依旧保持着“眼里有光、手中握笔、心里有劲儿”的状态。他忙着补英语阅读理解的短板,计划身体恢复后加强体能训练,做运动场上的追风少年,还想把“不轻易放弃”的劲头传给身边的同学。“不管以后碰到多少难事,都别忘了曾经骨折时咬牙坚持的自己。只要更努力一点点,一切都有可能!”这是他对未来的期许,也是一个少年对成长最坚定的承诺。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