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每年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近年来,这笔“真金白银”主要投向了哪些关键领域,具体转化成了市民们可感的哪些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10月29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益阳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雷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益阳始终把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2021年至2025年9月,全市民生支出累计达1583.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81.36%。
雷力说,全市民生支出,主要聚焦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投向了“一老一小”、就业和教育以及卫生健康和社会保障等领域,转化为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幸福感、“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的获得感和“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安全感。
“一老”方面,在乡镇街道层面建设了具备全托、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推广老年食堂、居家适老化改造等项目;“一小”方面,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并通过个税减免、多孩家庭购房奖励等实实在在的政策,减轻年轻家庭负担。就业方面,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教育方面,新建、改扩建了近500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新增了7万个优质学位。卫生健康方面,有序推进医院的改扩建,不断升级群众就医环境,“30分钟就医圈”全覆盖,让群众看病更方便,医保补助标准连年提高,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连年提高失业保险、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和困境儿童补助标准,并建立了因病致贫风险防范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文豪 易政声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