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良田沃野好“丰”景

——我市税务部门精准护航农业企业发展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08 11:08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税务干部走访企业,了解稻谷收获情况。伍镍摄

  “湖广熟,天下足”,益阳地处洞庭湖腹地,自古就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如今,在一系列税务政策与智慧农业技术的双重驱动下,我市粮食产业正从“种子”到“稻子”、从“田间”到“餐桌”,走向全链条升级,为粮食安全筑牢坚实根基。

  攥紧种业“芯片”打造“湘米”良种

  种子被喻为农业的“芯片”。在南县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的育种实验室内,研究员正通过显微镜细致观察“南洲香1号”稻种的胚芽发育情况。公司负责人周志光介绍:“这是由院士团队选育的品种,曾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今年在订单基地试种后,亩产较普通品种提高15%,米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良种的背后,是税务政策的大力支持。“税务部门组建的服务专班主动上门,带着政策清单和辅导手册,一对一指导我们适用相关政策。”周志光说,“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节省的资金全部投入研发,目前订单种植基地中15.8万亩稻田全部采用自主选育良种。”据了解,我市税务部门针对涉农企业特点,开展专项辅导活动,帮助企业规范研发费用归集,准确适用相关政策。金之香米业正是在这样的精准服务下,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龙头企业。

  在大通湖区,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税收政策“春风”。企业负责人熊姣军说:“通过税务干部的上门辅导,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政策要点,去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3万元,减轻了资金压力。”目前,该公司已拥有22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其“大通湖大米”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专班精细服务 助力智慧农业

  走进宏硕生物的示范基地,一座占地1.8万平方米的多功能智慧育秧大棚映入眼帘,棚内温湿度、光照、营养液供给全部实现智能化控制。田间的传感器与监测设备如同“哨兵”,实时采集数据并传输至智慧农业云平台,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即可远程掌握作物长势,实现精准灌溉与科学施肥。这一现代农业景象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政策服务专班的支持。

  在桃江县,湖南大队长农业有限公司的36台无人机正进行穗期虫害防治作业。公司负责人刘世妹介绍:“在政策服务专班的指导下,我们更好地把握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搭建的数字化农机平台整合了312台农机,提供全流程服务,农机利用率提升20%。”9月以来,该企业已完成4900亩农田的喷洒任务,预计可保障秋粮增收15%。

  “我们定期走访农业企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政策适用过程中的问题。”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特别是智慧农业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政策,我们会详细讲解操作流程,确保企业应享尽享。”为支持涉农企业发展,让惠农税费政策精准落地,我市税务部门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识别符合政策条件的农业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税企交流群等渠道,定向推送政策信息。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更让企业将更多投入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升级。

  贯通产业链条 推动规范发展

  在粮食产业的各个环节,我市税务部门的精细化服务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在金之香米业的低温仓储区内,智能温控系统让粮食宜存时间延长3倍以上,而在加工区域,13条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在税务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更加规范地归集研发费用,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周志光表示。

  税务部门的主动靠前服务不仅助力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也为企业拓宽市场渠道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沅江市冯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税务干部正在指导财务人员梳理研发费用归集情况。“税务人员帮助我们规范了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既确保了政策准确适用,又降低了企业的涉税风险。”公司负责人陈建军说。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该公司通过银税互动机制获得了3000万元贷款,不仅更新了智能色选机、低温碾米机,还新增了2条全自动包装线。

  税务部门的深度融入还体现在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规范引导上。针对多数涉农企业规模不大、会计核算不健全等不足,我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健康检查活动,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同时建立涉农企业涉税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在发票使用、政策适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前介入加强指导,并进一步要求企业对账务处理、税收政策适用等进行自查整改,筑牢合规经营防线。

  多家农业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经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涉税事项,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冯鑫农业正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形成绿色循环模式;金之香米业计划投资3.8亿元建设新基地,打造智能化烘干中心……政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正在洞庭沃野上绘就一幅壮丽的智慧农业图景。随着税务服务的不断优化升级,我市税务部门将继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优化绿色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现代数字农业业态等方面持续贡献税务力量,助力当地农业企业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胜 李聪敏 李银 沈衡智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