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治理”与“智慧化”:人民城市的温度密码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12 08:5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一座理想的城市,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繁荣的经济活动,更应让普通市民感受到便利、尊严与温暖。近年来,益阳探索以“微治理”夯实民生基础、以“智慧化”提升管理效能的实践,提供了一份富有启发的城市管理服务样本。

  城市管理的难点、痛点,往往隐藏在背街小巷、市井烟火之间。“微治理”的关键,是将治理重心下沉,于细微处见真章。益阳城管推行“一街四查”机制,执法人员转变姿态、俯下身段、走近摊贩,在动态管理中实现秩序与活力的平衡。“举手之劳”积分制巧妙地将信息采集员、普通市民转化为“城市合伙人”,激励其随手解决小广告、垃圾暴露等“微瑕疵”,实现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的疏导点,照亮背街小巷的新路灯,以及解决噪声、停车等矛盾的社区工作室,都是牵动群众的急难愁盼,以“绣花功夫”推进“微治理”,让城市管理有了触手可及的温情。

  科技,不只是冷冰冰的AI模型、视频监控,更是提升响应速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决策的强大支撑。“智慧化”的赋能,在于让城市学会“思考”,于效能中见精准。益阳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强大,油烟浓度超标,系统3分钟内即可预警并派员处置;“智慧渣管”平台对渣土车全程监控,扬尘投诉大幅下降;市民通过小程序“随手一拍”,就能参与共治并获得激励。智慧城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从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的跨越,奔流的数据让“数字孪生体”引领起城市治理模式的革命。

  城市的温度,最终要体现在人的感受上。“微空间”的活化,在于对民生品质的升华,于方寸间见幸福。益阳实施“百园之城”建设,将废弃空地、社区边角地,转化为80多个口袋公园、71.87公里绿道,不仅增加了人均绿地面积,改善了生态环境,更开辟了休闲交往、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的新场所。“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从愿景变为现实,正是城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体现。益阳城管精心描绘的“七提”行动蓝图上,“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目标光彩熠熠、振奋人心。其核心密码,就在于始终聚焦“人”的体验与获得感,彰显民生关怀,最终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益阳的探索启示我们,最美的城市风景,不仅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更是摊贩脸上安稳的笑容、市民漫步绿道的闲适、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后的满意。这背后所蕴含的“精治”之策、“共治”之智与“仁治”之心,正是通往更具幸福感、归属感的人民城市的共通密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评论员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