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表彰决定,我市3家单位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4名个人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年人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等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市老龄工作成绩显著。
我市出台《益阳市“益老益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从市县乡村四个层面分别明确任务、措施、目标,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深化资源整合,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绘制蓝图、指明方向。“益老益养”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建设初显成效,平台设置“六助”和志愿服务等板块,还配备一键呼叫功能。我市努力创建全国学习型网络城市,在线上教育资源、社区学习活动等方面为老年教育等事业营造良好环境。
各县市区主动作为,统筹资源,加强联动,老龄工作亮点突出。南县在养老服务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获省政府真抓实干奖励;安化县“梅山银龄”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众多老年人积极参加文明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赫山区组织“赫赫有鸣”老干部理论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宣讲。资阳区老年助餐经验获民政部推介,通过政府补一点、老人交一点、慈善捐一点、企业让一点的方式,筹资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我市率先在全省组建“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组织老年人发挥余热;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从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社区服务优化等多方面入手,经验在全省推介。
市直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责,推动老龄工作。市人社部门大力推进养老保险征缴扩面与待遇调整,线上线下加强宣传,增强群众参保意识。2024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发放金额达160.68亿元,同比增长27.4%。市卫健部门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市24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全部设置老年医学科,通过培训专业医护人员、引进先进设备等,提升老年病诊疗水平;23家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市财政部门投入2071万元用于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建设,保障各项老龄事业的资金需求。市委社会工作部培育创新老年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赋能,引导社会组织参与“银龄行动”,孵化“益心向党”“夕阳相伴·邻里守望”等项目,探索“老帮小”“老助老”等志愿服务。市医保部门保障老年人权益,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6.79%以上。市委老干部局打造“银城银龄”品牌,成立“银城银龄之声”宣讲团,4个微宣讲作品获评省精品微党课。市税务部门助力养老事业,2024年支持全市养老事业发展新增减税降费1277.37万元。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