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翼扛重任创新为帆启宏图

——益阳市科协助力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20 09:02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罗锡文院士走进沅江市第一中学,开展“百名院士进校园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活动之“院士讲堂”。

2025年10月19日,王晓慧教授在益阳信息功能陶瓷材料与器件研讨会上发言,并到现场进行上机实验。

2022年益阳市科普讲解大赛开幕,我市选出数名优秀选手参加省赛。

第六届益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Scratch太空创意编程赛项现场。

益阳市科学技术馆。

2023年12月,益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子学会达成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3月,赴粤港澳大湾区招才引智签约现场,益阳引进9个博士创新站、专家工作站。

南县一中李博朗同学在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荣获金奖及最佳青少年发明奖。

市科技馆开展航空航天主题活动。

谭蔚泓院士走进益阳市第一中学开展“百名院士进校园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活动,并作“分子医学力推健康美丽生活”报告。

  洞庭潮涌,科技扬帆;银城沃土,创新勃发。从资水之滨的社区广场到雪峰余脉的田间地头,从产业园区的创新车间到校园课堂的科技展台,益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五年来始终以初心为舵、以实干为桨,在科普传播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益阳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市科协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履行“四个服务”工作职责,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的战场勇毅前行。市科协各项工作在全省市州持续领跑,8次获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2024年8月更摘得国家级殊荣——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授予“2020-2024年度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5年来,益阳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在同心筑梦中愈发强劲,影响力在薪火相传中持续彰显。

  架起连心之桥,凝聚科技英才磅礴力量

  “从农田阡陌到实验室里,从产业车间到智慧城市建设现场,你们以科技智慧的知识力量和矢志报国的创新精神——让现代农业技术扎根洞庭湖畔,让先进制造工艺赋能产业升级,让生态环保科技守护银城碧水蓝天……”这是市科协致益阳市全体科技工作者的慰问信的片段。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次次暖心的走访,让院士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了益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关爱。

  5年来,市科协每年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近400名院士专家发放春节慰问信,走访慰问益阳籍院士专家亲属219人次、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304人次,既做科技工作者的“贴心人”,又做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连心桥”,凝聚起了同心协力推进益阳高质量发展的磅礴科技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仰是前行的力量。市科协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借助科协会议、学术论坛、科普活动等重要契机,依托科协网站、“科普益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向全市科技工作者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让党的创新理论直达益阳科技界“神经末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光辉时刻,市科协精心组织读书学史、基层宣讲、科学家精神宣传短视频创作等系列活动,让爱党爱国情在科技工作者心中扎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地践行在科研一线。同时,紧盯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跳出“实验室”、走进经济建设“主战场”,将个人科研追求融入益阳发展大局。

  除了在思想上引导、在生活上关怀,市科协还将关爱落实在为科技人才搭建成长平台的具体行动上——积极落实益阳市人才新政,先后出台《益阳市高端学术活动资助办法》《益阳市科技顾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市委、市政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深入实施“银城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和“小荷人才”项目,先后开展5批次“银城科技人才托举工程”、4批次“小荷人才”项目,累计资助培养50名银城科技托举对象、51名小荷人才,为益阳科技创新事业培育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当好赋能之翼,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新款铝电解电容器的稳定性更好、市场竞争力更强,是在专家工作站的帮助下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益阳市安兴电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电极箔是铝电解电容器制造的关键原材料。中南大学孙克辉专家工作站入驻安兴电子后,开展电极箔增容研发,填补了国内超高闪火电压、高电导率电解液的空白,为我市打造“世界电容器之都”提供了关键支持。这是科技赋能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为精准把握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市科协出台《益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认定管理办法》,创新推行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分级建设、同步推进的模式,让高层次创新平台成为益阳引才聚智的“强磁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省级专家工作站56家、市级专家工作站60家,省级博士创新站39家、市级博士创新站30家,这些遍布各产业领域的创新平台,如同一个个“创新引擎”,加速了顶尖创新人才和团队的集聚,让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实现双重提升。

  “院士专家益阳行”活动更是成为益阳科技创新的盛事。5年来,50余位院士专家齐聚益阳,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开方抓药”。活动期间,市政府与中国电子学会、省科协相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益阳科技创新搭建起更高层次的合作平台;中国电子学会在益阳召开电子元器件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研讨会,为相关产业发展阐明方向;农业院士专家在大通湖举办再生稻“无人机农场”示范基地研讨会,让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24家企业与院士专家成功签约,信维科技与清华大学王晓慧教授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一系列实打实的合作成果,为益阳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湖南日报》曾两次在头版头条报道益阳市科协工作,向全省展示了益阳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市委、市政府先后聘请王耀南、刘仲华等16位院士专家担任科技顾问,让高端智力资源为益阳发展保驾护航。在益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的关键时期,我市邀请刘仲华等14名院士专家莅临指导,书面征求宋宝安、谢胜泉等10名益阳籍院士专家的意见建议,让规划编制更加科学精准、贴合实际。市科协还两次组织召开“会地”合作共建例会,推动院士专家智力资源与益阳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市科协还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推动全市40多家企业与120多位高校院士专家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领域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重点产业。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市科协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方法培训5次,培训学员超过800人次,带动98人在省级、国家级企业创新大赛中获奖,市科协4次获“省创新方法大赛优秀组织奖”,2024年南县科协推荐的2项作品更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斩获金奖,彰显益阳企业的创新实力。

  点亮启蒙之光,铺就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之路

  一块块彩色积木在平板电脑上轻轻拼接,一只呆萌的小白兔就在孩子们的指挥下蹦蹦跳跳地踏上了回家之路——这是市科技馆推出的趣味编程课,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初次体验了编程的奇妙魅力。

  建成3年来,市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围绕“双减”目标,打造“益智科普营”“小荷成长”等品牌活动,推出天文科普知识讲座、航模讲座、无人机讲座、科技创客、最强大脑记忆课、scratch编程课等趣味课堂,每逢周末、节假日、寒暑假,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讲座及主题活动。目前,市科协已争取中国科协免开经费664万元,累计接待游客84万余人次。其中,“益起讲科学”等1450余场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近400名“益起科普”志愿者开展160场进校园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近10万人。市科技馆的服务成效稳居全省市州科技馆首位。

  为强化对青少年的科学启蒙,市科协除了把孩子引进科技馆,还努力把科技知识送到学校。5年来,市科协组织“百名院士进校园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行动800余场,邀请各界专业人才走进校园。同时,连续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竞赛,并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全省赛事。5年来,全市青少年在全国、全省科技赛事中获奖300余项,一大批科技苗子因此脱颖而出,青少年科技教学水平也因此大幅提升。

  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同时,市科协持续发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5年来,市科协着眼科普工作社会化、精准化、信息化,整合社会资源,延伸科普触角,让科普之花绽放在益阳的每一个角落,让科学精神浸润人心,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写下了生动注脚。

  市科协认真履行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的职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印发《益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25)》实施工作要点和科普工作要点,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

  5年来,400余场全国科普日(月)主题活动、100余次科技下乡活动、300余场科普大篷车基层巡展,把科学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2000余块科普展板、80余万册免费科普书刊,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科学知识,市科协也因此4次获评“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2024年8月,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市科协“2020-2024年度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锻造先锋之队,夯实科协事业发展之基

  打铁必须自身硬。5年来,市科协以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优良、勇于改革进取的科协队伍,为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市科协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建立会、从严治会。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全力配合市委巡察,扎实整改反馈问题;深入推进清廉科协建设,让清风正气蔚然成风。在党建引领下,市科协形成“党建带群建促会建”的融合发展格局,所属43家市级学会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覆盖率均达100%。

  组织建设也得到不断夯实。市科协积极打造“学习型机关”,选派干部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加强机关、学会、企业及县市区科协的资源联动,构建起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三型”组织体系。

  市科协党组书记刘炼真表示,在新的起点,市科协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永葆奋斗者的姿态、奋斗者的雄心、奋斗者的毅力,共同开创益阳科协事业的新篇章,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建设现代化新益阳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江怀远 温赛九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