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座宝藏它的美好无可替代”

——清溪对话活动侧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21 09:0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清溪对话活动现场。刘美玲摄

  “鲁迅、沈从文等作家将童年的故事融入文学创作,转变为独特的生命体验。童年是一座宝藏,它的美好无可替代……”11月20日上午,“2025年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益阳分会场活动清溪对话在赫山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举行,作家马笑泉、邓湘子,清溪村返乡青年代表邓旭东,湖南城市学院学生等70余人参加活动。

  大家围绕“阅读和我的童年”主题,从阅读的第一本书籍展开互动。马笑泉认为:“阅读要避免狭隘化,既要阅读‘有字之书’,又要阅读‘无字之书’。‘无字之书’写在白云上、轻风中、飞鸟的翅膀和草间的露珠上,它唤醒了我们对世界最初的感知,让我们惊讶、战栗,对人生和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邓湘子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物质和精神生活匮乏。他回忆道:“小学没有读过课外书,初中时,我阅读的第一本书没有封面、书页缺失。现在的孩子阅读量很大,文字、书本阅读占用了很多时间。”他建议,在阅读书籍的同时,让阅读还原为对大自然、生活和社会的阅读,往返于书籍和自然之间,孩子们的审美和思考才会更加丰富。

  邓旭东阅读的第一本书是连环画《山乡巨变》,亭面糊扛着竹子去县城换盐钱的场景让他感觉非常新奇。在邓旭东儿时的记忆中,清溪村道路泥泞、基础设施滞后。他深有感触地说:“和书中的情景相比,清溪村已经发生巨变,立波先生给我们带来了文学的种子,让这一片土地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作为清溪村人,应该抓住机遇、参与其中,和家乡一起成长。”

  谈及童年的经历和故事,马笑泉用自己的小说集《放养年代》命名自己的成长状态。童年时期,通过自己制作弹弓、铁环、滑轮车等玩具,他在游戏中培养和世界沟通、碰撞的能力。邓湘子分享了童年打着赤脚放牛的经历,他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创作了长篇小说《牛说话》、散文集《打赤脚的童年》。

  活动中,作家们为大家推荐了周立波的《山乡巨变》、阎真的《沧浪之水》、汤素兰的《阿莲》等书籍,围绕儿童文学创作感情基调、儿童文学创作如何着力、网络时代怎样深度阅读等话题,作家们与读者进行现场互动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美玲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