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童心对话 为写作指路

——秦文君“清溪一课”畅谈文学之美与成长之力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21 09:0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孩子们在讲座间隙阅读书籍。陈徐文倩摄

  恰逢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文润童心筑梦未来”——“2025年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益阳分会场系列活动之——“清溪一课”文学讲座交流活动在益阳大剧院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少儿读物促进会理事长秦文君围绕“追寻文学之光”主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深刻而温暖的文学讲座。

  2024年2月,我市入选第三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依托“中国文学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的深厚底蕴,全市积极打造富有文学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通过持续开展“清溪一课”、建立“小作家培养基地”、推动“共读一本书”研学实践等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文学的种子。

  本次授课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著有《男生贾里全传》等90余部作品,总字数超700万。2021年,她发起成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儿童慧读慧写专项基金,专注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启蒙,至今已惠及150多万人。

  秦文君认为,文学的核心在于其对“美”的追寻与呈现,这种美根植于生活,又通过想象照亮人心。“文学之美在于它能与人们内心的向往相契合,点燃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与追求。”秦文君以《老人与海》为例,阐述了文学如何赋予失败以崇高的意义,激发人们内心的英雄主义。在她参与策划的《小熊包子》系列等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中,那些能够闻到“高兴的味道”“孤独的味道”的幻想情节,正体现了文学想象力的丰富与辽阔,它能够超越现实,触及孩子们内心最细微的感受。

  讲座中,秦文君特别强调了儿童文学中一种“不容忽略的美”——“人之初”的美,即孩童纯真、坚韧的品性。“在农村,有用烧尽的炭灰为家中鸡鸭铺路、让它们‘走得好一点’的留守儿童,他们身上所闪耀的,正是人性最初的光辉。我曾花费4年时间,将他们的故事写入作品,以此展现‘人之初’的动人力量。”秦文君透露,她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来自校园生活和孩子们的来信,至今,她已收到超过9000封小读者的来信。“有的孩子认为书中人物就是自己,有的则会倾诉自己的烦恼与故事。”她说,曾有一位男生来信,倾诉在校园中感受到来自优秀女生的“压力”,这促使她深入校园观察,并创作了《男生贾里全传》等作品,探讨当代孩子的成长与自我定位。

  在互动环节,面对孩子们“如何找回写作快乐”的困惑,秦文君为小学生们指明了三条路径:如果“读书少,无话可写”,那么第一步就是爱上阅读,因为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如果“读了不少,却不会下笔”,关键在学会如何将阅读积累转化为写作能力;如果“能写,但总觉得不满意”,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焦虑,在持续阅读和练笔中静待花开。

  最后,秦文君寄语在场的所有文学爱好者,文学如同一部“幸福的百科全书”,能让人安静下来,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她鼓励大家信仰文学、热爱文学,在文学中获得成长与力量,共同追寻那束照亮生活的“文学之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徐文倩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