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益阳市民服务中心人社专区咨询业务。周琳摄
社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支柱,关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与生活福祉。近年来,我市社保部门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政策保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暖心服务,让社保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近日,记者梳理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不同类型案例,解读社保政策在群众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保障作用。
企业欠缴社保,职工依法维权
赫山区的乔先生近日向12345热线反映,他和妻子陈女士自2025年1月起在湖南城市学院北门阳光青年城上班,用人单位一直未为他们缴纳社保,他强烈要求公司补缴社保。
接到投诉后,社保部门迅速展开调查。经查询,乔先生夫妻二人在该时间段内确实未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记录。依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规定,职工与企业存在真实劳动关系的,可申请补缴欠缴的社保费用,办理时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表、银行工资流水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原始凭证。
社保部门工作人员向乔先生夫妻详细解读了政策要求,明确告知补证路径:可先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确认劳动关系,待取得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证明后,再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保补缴手续。同时工作人员强调,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社保征缴部门提交投诉,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社保部门提醒,该案例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敲响警钟。劳动者在入职时应主动要求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日常注意留存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劳动关系证明材料。遇用人单位欠缴、拒缴社保等情况,可通过12345热线、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违者将面临行政处罚、信用惩戒等法律后果。
养老补缴提档,线上轻松办理
近日,陈先生向12345热线咨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补缴和提档问题。陈先生表示,他将满60周岁,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想了解是否可以一次性补缴,并提高缴费档次以增加养老金待遇。
针对陈先生的疑问,社保部门工作人员详细解释了相关政策。根据规定,达到60周岁、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城乡居民,在待遇领取前允许一次性补缴,补缴档次从300元到6000元不等,但补缴不享受政府补贴,且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此外,参保人员还可以自愿提高年度缴费标准,进行提档补差,但同一年度个人缴费总额不得超过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对于线上办理流程,工作人员告知陈先生,通过“湘税社保”App可以实现2019年至今的正常缴费或提档补差;2019年之前的补缴,则可以通过“智慧人社”App或微信公众号,在“社保服务”专区找到“城乡居民养老”,点击“调档补缴申请”,确认后勾选需补缴年度并选择缴费档次,最后再通过“湘税社保”App进行缴费。需要提醒的是,根据银行有关规定,2019年度以前的一次性多个年度补缴(含提档补缴)的总金额一般不超过5万元,超过的可分2次进行操作。
享受社保政策,需注意时间节点
赫山区麻纺厂退休职工李先生向12345热线反映,他已满80岁,但未收到高龄补贴,咨询原因。
接到投诉后,社保部门立即对李先生的情况进行核实。经查,根据相关待遇调整政策,2025年享受80岁高龄补贴的退休人员必须是在2024年12月31日前满80周岁的。而李先生是在2025年4月才满80周岁,因此不符合享受2025年高龄补贴的条件。
社保部门工作人员耐心向李先生解释了政策规定,并告知他将在2026年符合高龄补贴领取条件时自动享受该待遇。同时,工作人员还向李先生介绍了高龄补贴的发放标准和申请流程,让他对政策有了更全面地了解。
这一案例提醒市民,社保政策的享受条件往往与时间节点密切相关,广大退休人员在关注社保政策时,应仔细了解政策规定,避免因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困扰。
创新社保服务,畅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除了上述具体案例外,我市社保部门还进行了多项创新举措,让社保政策更加贴近群众、方便群众。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社保经办服务下沉工作,将22项高频社保服务事项延伸至镇(街)、村(居)、银行等基层网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社保业务。同时,通过“跨省通办”“一键申请、全程网办”等便民举措的落实,使得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办理时限大幅压减,群众办事体验显著提升。
此外,我市社保部门还提供精准帮扶服务。对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认证的便民服务;举办“温暖社保·社保服务进万家”系列活动,累计深入社区、乡村、企业、校园等各类场所228个,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政策宣讲、现场咨询、业务办理等宣传活动125场,直接参与群众达35600人次;发放和张贴各类社保政策宣传册、宣传海报、办事指南等宣传品67300份,累计在本地媒体平台推送或报道相关消息23条。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