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步道、绿意盎然的树木、形态不一的景石……8月20日,记者漫步桃江县城街头,车马喧嚣的闹市里,转角时不时能遇到绿荫幽径的“方寸之地”,人们或在各类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或沿着步道散步纳凉,一派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近年来,桃江县积极推进“口袋公园”规划建设工作,一个个特色“口袋公园”扮靓县城,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资江路与太平路交汇处,居民钟先生和几位好友边散步边聊天。2年前,县城管部门将这里改造成了一个面积为400余平方米的“口袋公园”,新栽椤木石楠、三色堇等,多品种常绿乔森木与花卉、灌木、藤草错落有致排列,造型奇特的景石点缀,为这个公园增添了美感。钟先生说:“以前闲置的边角地,现在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小公园,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近年来,桃江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城市绿化建设理念,聚焦群众关切问题,利用城市废弃地、边角地、闲置地等“见缝植绿”,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位于金盆南路谷山一品商住小区一侧的口袋公园今年5月建成,微型公园静置一隅,但绿草茵茵、青竹依依,让居住在小区的群众可以推窗见绿,移步入园,在“小而美”的微空间中收获幸福感。
资江南路的“口袋公园”,面积约1800平方米。去年5月,县城管部门投资35万元,对原有灌木、乔木进行移栽,适当调整原有的球类植物位置,新栽桂花、红叶石楠、罗汉松等树木,布置景石,安装复古六角凉亭、花岗石圆桌、健身器材等设施。曾经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了附近市民休闲集聚地。
据悉,2022年以来,桃江县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道路节点等空间,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打造了11个“口袋公园”,将可利用的“边角地”变身“微绿地”。这些“口袋公园”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进行精心设计,面积虽小,但功能齐全,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在县城方寸之间尽显自然之美。 “今后,桃江城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各‘口袋公园’的养护管理,并不断探索新办法新方式,将‘口袋公园’建设与城市更新、社区治理等工作相结合,为居民群众创造更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桃江县城管局负责人吴建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