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宝安益古道桃江段一个叫草子坳的地方,有刘氏家族五代怀着治病救人初心,从深山老林里寻找地道药材,制作成方剂,价格又公道,不仅周边群众受益,在口口相传中,外地也有不少病人慕名前来看病求医。
11月4日,阳光正好。桃江县高桥镇松柏村草子坳组,刘建华正在自家大堂里切药,动作熟练,只见钢刀起落之间,一片薄薄的药材就切好了。92岁的老母亲文白玉一头银发,在旁边慈爱地看着……
从生活中寻觅商机 买下治风湿奇方
16岁那年,文白玉嫁给刘中迪为妻。丈夫的医术不错,在当地颇有名气,他告诉妻子,一切得益于祖传。
刘中迪的太爷爷刘宗蒲,在宝安益古道桃江段草子坳开了家客栈,是个两层的吊脚楼,每天入住的客人很多。这中间,不少是从上游的新化、安化等地,沿资江放排后再走陆路回转的。新化人很多都懂武术,刘宗蒲拜他们为师。练武难免受伤,师傅用推拿之法,外加敷贴,很快就好了。聪慧的他,竟从中看出了些门道,懂得了一些药材的配伍之道。刘宗蒲的儿子刘泽诏、孙子刘启屿受他的影响,对这些中草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一次机缘巧合,一位入住的新化客人用一味中药给一个“排古佬”(在资江上放排的)祛除风寒湿气,效果挺不错。人家出于感激,送了一小坛正宗谷酒给他。这让刘泽诏、刘启屿父子看到了商机。山里湿气大,得风湿病的多,加上来来往往的客人中,放排的人占了较大比重,而他们长年在江河上跑,容易得风湿骨痛之类的病。父子俩诚心请教,打动了这位新化客人,同意将秘方传授给他们。这个古方,在父子俩的行医实践中,又加入了其他一些药材,效果更为显著,于是一代代传了下来。
救死扶伤德为先 不肯收下感谢钱
对于父亲刘中迪,刘建华充满敬意。父亲行医一辈子,定下了一些规矩,其中有一条,病人家里确实困难的,少点钱也没关系,不要斤斤计较。1995年的夏天,他和父亲到桃江县城有事。看到一堆人围着,就挤过去看。原来是一位中年女子躺在地上,人事不省,口里还吐着白沫。父亲蹲下身来,给女子推拿起来,10多分钟后,女子醒来了。原来,女子是安化县大福镇人,她的丈夫也在,十分感激,口袋里掏来掏去,找到了皱巴巴的70元钱,要塞给妻子的救命恩人,却被刘中迪拒绝了。“回去路途尚远,留着路上买些东西吃,这病多因劳累奔波而起,要记得好好休息……”
付出爱收获爱。时隔多年,刘建华和父亲一起去安化大福采药,天色晚了,到一户村民家借宿。让父子俩意外的是,竟然是他们曾经救过的那对安化夫妻,见是恩人来了,夫妻俩张罗了一桌子的菜,端起酒杯向他们敬酒。
在草子坳,流传着不少刘中迪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总有安化人扛着木头到桃江的市场交易,换回些日用品。有一次,一个中年妇女扛着一根木头,沿着宝安益大道,走着走着,突然就倒了下去,人事不知。晕倒的地方,距刘中迪家不远,有村民心急火燎地赶到他家,希望他去好好瞧一瞧。他到了现场后,连忙将中年妇女抬到阴凉处,把脉之后看出了些端倪,然后给她全身推拿了一遍,又给她服下了一颗药丸。不多时,妇人便醒转过来。
恪守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传承这一缕药香
刘建华是刘氏中草药第五代传承人,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到山上采草药。从1995年开始,他就自立门户,踏踏实实做事。刘建华给自己定下了一些规矩:不留“手位”,尽最大努力治好患者,不让人家跑冤枉路,花冤枉钱;药材要真、地道。他熟悉药材的生长习性,总是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好药材……
为了找到好药材,刘建华吃得苦。他爬山越岭,披荆斩棘,不畏艰险。去年,在家门前的一座大山上采药时,由于太过专注,没留意到一道沟坎,踩空了,人从坡上滚下去,摔掉了好几颗门牙。
早些年,刘建华收治了一位女患者,是桃花江镇龚家湾村(现栗树咀村)人,得了较严重的风湿病,走路都有点困难了。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他这里求医。他仔细看过后,开出了药方,共计20副药,每副药可吃3天,一副药按行规,至少得40元,可他总共才收了400元。“我这些药材都是山里采来的,就收个工本费……”吃过这些药后,女子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了。
早些年,交通没有这么方便。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之类的病人,都得住家。每次,刘建华都会让妻子多准备几个菜,饭菜从来不收钱,还免收住宿费。有次,一位年轻小伙子骑着摩托车来看病,按药方捡好药后身上钱所剩不多了。刘建华掏出20元,递到他手里:“回去的路途有点远,万一这车子出了状况,有了这些钱也好应急。”
医德好,又能治好病,大家口口相传,来刘建华这里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那些年,家里等着看病的还要排队咧,生意蛮红火。”为了让这一缕药香传承下去,孙子4岁那年,刘建华就开始有意识地教孙子认识药材,还带他进山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