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赫山区沧水铺镇芙蓉学校2302班,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技创作课展开。物理教师蔡艳一边讲授透镜成像原理,一边手把手教学生制作望远镜。这是该校开展项目式劳动课程的一幕。“我们把‘项目式学习’作为劳动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劳动教育渗透多学科教学中,强化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学校办公室主任肖德盛说。
提及开展项目式劳动课程的缘由,肖德盛介绍,2019年,学校做了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问卷调查,发放761份问卷。调查发现,全校71.4%的学生不喜欢做家务,56%的学生不会做家务,中学生每天平均劳动时间不到15分钟……2021年,学校结合实际,整合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从4个维度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科技共创课程、田园共生课程、艺术共享课程、家庭共育课程、校园共融课程等5个项目。
“将劳动课程当作项目来开展,既保障了其他学科的正常教学,又在渗透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将各学科有机融合。”肖德盛介绍,以田园共生课程项目为例,学生在参与播种、养护过程中学到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学生遵循传统历法,跟着二十四节气种瓜果蔬菜,翻地、播种,在泥水中感知地理和化学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土质、肥料的酸碱成分;学生浇水、施肥、除草,在养护过程中回顾生物课上学到的蔬菜瓜果的生长习性、学习种植技术;从近距离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感受农谣、农谚和节气的奥妙;在测量不同形状的地块面积、测算自己责任地的产量中,重温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而艺术共享课程,学校利用每周的劳技课开设折纸、剪纸、微雕和纸影彩绘等课程,充分利用现有艺术资源,让学生在剪纸教室和手工教室用艺术的方式来展示劳动成果。
“以前在家里,孩子连洗碗扫地、整理房间都很少做。自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让孩子掌握了许多劳动本领,现在干起活来有模有样。”谈起学校的劳动教育,家长彭丹凤十分欣慰。去年,沧水铺镇芙蓉学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