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坝镇 延伸产业链 做实蟹产业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2-11 09:3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2月7日清晨,大通湖区河坝镇小康村大闸蟹养殖基地的池塘内,小螃蟹似乎提前感知了春天的到来,四处游走。小康村养殖技术负责人王秉昌提了一网蟹苗上来,去年撒下的蟹苗,已经长到鸡蛋黄大小。“一年中最难熬的冬天过去了,你们现在安全了。”手捧差不多1岁的本地蟹苗,王秉昌满怀期待:“今年秋天,螃蟹丰收的可能性很大!”

  近年来,大通湖区探索实施“水草+大闸蟹”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小康村因养蟹技术较为成熟、养殖面积相对集中,率先试点。在上海海洋大学王春教授的指导下,去年该村的大闸蟹产量达到了3.5万公斤,产值约700万元。随着大通湖区大闸蟹产业园的成立,河坝镇大闸蟹养殖面积进一步增加,综合效益也逐步提升。

  尝到甜头的蟹农,深刻理解了“好水才能出好蟹,好蟹才有好前程”的含义。工作人员操作池塘增氧机,确保水体氧气充足、水质达标,同时对养殖尾水进行三级净化处理,实现零排放或循环利用,杜绝污水外排。为了保障大闸蟹的品质,河坝镇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养殖,从亲本遴选、大眼幼体繁育、蟹种培育、成蟹养殖等全产业链精耕细作,最大限度确保螃蟹质量优良。产业园内聚集了6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指导养殖户加强生产经营,提升产品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产业园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现有高标准成蟹养殖面积4400亩、蟹苗培育面积200亩,可年产成蟹25万公斤、蟹苗2万公斤。2024年,产业园总销售额超5000万元,帮助周边养殖户销售超300万元,平均每公斤售价高于市场价40元,带动户均增收上万元。

  立足蓬勃发展的蟹经济,河坝镇充分挖掘和弘扬农垦文化、渔耕文化,发展蟹文旅产业,延长蟹产业链条。依托12.4万亩大湖、水草繁育种苗基地等优质资源,重点发展大湖东岸观光旅游,积极探索形成了赏湖、望鸟、观草、品蟹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路线,持续举办钓鱼比赛、“全民运动 健康河坝”村BA篮球赛,以及“蟹马”“大湖音乐周”“露营嘉年华”等活动,大幅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度,河坝镇的旅游名片越擦越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娜 喻佳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