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农业”昂龙头

——沅江市传统农业赋能转型发展综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2-24 09:0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2020年以来,沅江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发展生态优质水稻、生态优质水产、生态优质水生蔬菜、生态优质水果“四水农业”的战略决定,全市推行了一系列举措,力促“四水农业”向优向强发展。近年来,沅江市“四水农业”长足发展,农业收益稳步增长。生态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较5年前增加1万多亩,产值增加约1亿元,生态优质水产、水生蔬菜、水果面积分别增加14万亩、3万亩和1万亩,产值分别增长8亿元、1.2亿元和1.3亿元。

  春耕生产在即,记者从沅江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至去年年底,沅江市生态优质水稻年种植面积达55万亩,年产量30万吨以上,其中高档优质稻年订单生产面积25万亩以上,年产量15万吨左右,特别是晚稻优质率高达95%以上,商品率达80%以上。湘早籼45号、青香优健香丝苗、野香优莉丝、昱香两优8号、瑜香优191等优质稻品种得到重点推广,全年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31万亩左右。

  沅江市生态优质水稻在规模化布局的同时,标准化水平也大幅提升。在草尾、共华、南大膳、阳罗洲、黄茅洲等乡镇实施优质稻集中区域种植,建成了湖区40万亩优质标准化生产基地,沅江市“二品一标”绿色优质水稻认定面积25.3万亩。草尾镇还创建了优质水稻智能化生产基地。风生水起的生态优质水稻种植,催生了产业化经营,目前,沅江市大米加工企业53家,建立培育了天下洞庭粮油、旭泰米业、一家亲米业等龙头企业19家,创建了千府香米、旭泰大米等知名品牌10多个。沅江市被认定为全国绿色原料生产供应(水稻)基地,“沅江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5年来,沅江市两季水稻面积在102万亩左右,产量43万吨,产值约13亿元。

  2024年,沅江生态优质水产量质齐升,渔业综合产值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名特优鱼水产养殖面积3305公顷,产量为2.7万吨;龟鳖养殖面积900公顷,产量为0.157万吨;虾蟹养殖面积220公顷,产量为6万吨。建成了国家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个、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五大骨干”基地7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3个、县(市)级苗种场11家。水产品加工培育出金江水产、国民水产、乡里娃食品等本土加工企业10余家。延伸了膨化饲料生产、渔网渔船制造产业链,推动了水产品加工与仓储保鲜、休闲渔业等建设。“沅江草鱼”荣获“中国草鱼之乡”区域特色品牌称号,叫响了“沅江大头鱼”“沅江乌鳢”等品牌。5年来,沅江水产面积在50万亩以上,产量17万吨,产值约35亿元,利润10亿元左右。

  沅江生态优质水生蔬菜主要指芦笋、芦菇“两芦”生产。去年,这里芦笋采摘面积10万亩以上,深加工3000吨。芦菇种植面积500亩,产量约400吨。建立了沅江芦笋湖南省专家工作室,联合中国麻类研究所,开展沅江市“四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作,建立了芦苇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沅江芦笋”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是“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和“一县一特”特色农产品。“芦小妹”沅江芦笋荣获湖南省知名品牌,博大天能公司“春之蔬”芦笋面荣获湖南省知名品牌。全市芦笋生产和销售企业已有1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芦菇生产和销售企业8家,芦菇种植合作社7家,已建成7个较大型芦菇栽培基地,芦菇种植大棚300多个。5年来,沅江芦笋产值近3亿元,芦菇产值5000万元。

  生态优质水果的发展改变了沅江丘岗地区柑橘单一种植的面貌。目前,沅江市年水果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30万吨左右,主要为柑橘、西甜瓜、葡萄、桃子、李子、梅子等小水果。其中柑橘面积7.5万亩,早熟温州蜜柑1.55万亩,迟熟温州蜜柑3.55万亩,楠桔0.8万亩,酸橙(枳壳)1.5万亩,其它小水果1万亩。泗湖山脐橙生产基地、新湾镇和南嘴镇柑橘品改生产基地、草尾葡萄园生产基地形成了规模和特色。如今,沅江水果产值有3亿元,正以新型农业业态培育壮大。

  “四水农业”赋予了沅江“鱼米之乡”新的涵义。传统农业通过创新赋能,长出了新的翅膀,搭载上科技和政策“风火轮”,必将乘风飞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孙殉华 黄拥军 董琼香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