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志农机合作社的育秧棚内,工人清理菜地。李娜摄
人勤春来早,2月22日,记者走访大通湖区农业部门、种粮大户和各农机合作社了解到,该区已构建区级领导包镇、区直部门联村、镇村干部包大户的责任机制,抢抓农时有序推进6.4万亩早稻生产准备工作,春耕备耕“热”起来。
北洲子镇奇志农机合作社的育秧棚内,工人正在清理菜地。“合作社提前谋划,清理育秧大棚,确保及时育秧。”负责人赵奇志介绍,一个大棚可培育2.4万盘秧盘,供800余亩稻田下苗,预计3月15日前开始早稻育秧。
“大棚建设一定要保证质量,及时投入使用。”大通湖区农技专家来到千山红镇,指导连栋育秧大棚建设,他说,今年,大通湖区在原有31个连栋钢架育秧大棚的基础上,新增9个育秧大棚,全面满足早稻育秧需求。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今年大通湖区农业生产化肥总需求量约3780吨、早稻种子350余吨。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提前谋划,积极组织货源,目前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充足。5个农技小组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确保今年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开好头、起好步。
2025年,大通湖区预计早稻种植面积6.4万亩,早稻集中育秧面积4.8万亩,全年机插机抛秧面积4.8万亩。目前,全区已对登记注册的大型拖拉机163台、小型拖拉机64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385台、插(抛)秧机83台、烘干机13台进行“大体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娜 涂丹 刘钊作责任编辑:曹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