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姐”郭美华带着土味不走寻常路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6-16 09:1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米姐”郭美华,是桃江县大栗港镇黄道仑村米儿农场的创始人。她个子不高,却浑身透着干练劲儿,走路带风,笑声爽朗。6月15日,记者见到她时,她刚从辣椒地直播回来,“今早播了两小时,已经接了十几个订单。”她说。

  眼前这位50多岁的农家妇女,靠着一部手机和一颗勇于“折腾”的心,带领乡亲们将山野间的“土疙瘩”变成“金饽饽”,闯出一条绿色生态农业的共富路,成了响当当的致富能手。

  米姐的创业之路堪称传奇。2011年回乡投身农业时,她从养猪起步。一场猪瘟中,她发现圈养的猪几乎全军覆没,而散养土猪却安然无恙。“做计划产业受市场牵制,做生态农业才能主导市场。”这个发现让她萌生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思路。2016年,她拍摄的“猪跳水”视频意外走红。画面里土猪扑通入水的憨态引发网友热议,这让米姐敏锐意识到,互联网能为传统农业开辟新赛道。从此,她积极参加电商培训,用短视频记录农事。2018年开始直播带货,义务帮村民销售牛肉、芝麻等农产品,曾创下两小时卖出一头牛的记录。

  “农产品卖不动,村民就没干劲。”米姐说,“我的小目标就是让农户在家门口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粉丝量,印证了市场对原生态农产品的认可。

  农村里有句老话:有样看样,无样看世上。为了找到更多优质正宗农产品,米姐一有空就四处考察,尤其爱往山里跑。在怀化高山上,她发现了特别好吃的黄金贡柚,连续三年直播带货,反响特别好。后来县里号召发展庭院经济,她立即想到:何不将黄金贡柚带回来,让村民自己种?

  说干就干,80多户村民积极响应。但光种黄金贡柚太单一,米姐又张罗着种应季辣椒。她免费发放辣椒苗,提供技术指导,还承诺保底收购。村民们干劲十足,每年发放4万株秧苗,带动了100多户村民参与。

  直播带货效果显著。辣椒上市时,米姐直接在菜园里直播,经常卖到断货,最多一天能卖1000多斤。“只要肯干,在我这儿都能找到事做。”米姐说,光种辣椒就能让每户增收3000元,等黄金贡柚产生效益后,预计每户还能再增收4000元。

  桃江县地处山丘区,山里的野生山苍子随处可见,过去当地人都是当柴火或者杂草处理了,去年米姐在寻山货时,顺手采摘了一些山苍子回来,嫩的加在辣椒里做辣椒酱,老的做成山苍子枕头。

  这次小小的尝试,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辣椒做成山苍子酱后,附加值翻了三番,山苍子枕头也是被一抢而空,还与广州一家家居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山苍子的采摘期是6月到8月。去年号召村民进山采摘了2000斤山苍子,有的村民一天能增收100多元。”米姐说,农村到处都是宝,要善于发现并加以利用,就可以变现。

  米姐的带货版图远不止于此,春季蒿子粑粑、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夏日白辣椒、冬季腊货……通过直播,她为村民创造了无数增收机会。像村民顺三妈包粽子年入3万,熊三元做坛子菜年可赚2万。近三年,她通过免费供苗、保底收购等方式,带动1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最让米姐骄傲的是“柿饼粽”。2022年端午前夕,米姐复原了母亲传授的“柿饼粽”,用特殊手法将粽子扎成盘状。视频发布后获300多万播放量,意外走红。在网友建议下,她将这份童年记忆申报非遗,2023年成功获批。2024年端午期间,她们用5吨糯米包粽子,40天发放劳务工资20万元。

  “除了帮村民增收,我更想让家乡特产走出去。”米姐说,今年端午,她带着柿饼粽亮相中国工美馆非遗市集。独特的造型吸引游客争相打卡,多家文化公司现场洽谈合作。能在国家平台展示家乡味道,米姐感到无比自豪。这次经历让她坚信,农产品也能登大雅之堂。

  这些年来,米姐获得了不少荣誉,全国最美家庭、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省文明家庭等称号接踵而至。但她说,村里好不容易出个带头人,这些荣誉不是光环,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她为村里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道拓宽、亮化工程等项目,“只有把村子建得漂漂亮亮,让人人羡慕,乡亲们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她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卢静 龙小林 袁静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