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锦灰堆”走进乡村课堂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6-23 08:58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老师向思思教孩子们制作“锦灰堆”作品。刘馨予摄

  6月21日15时,南县三仙湖镇中心小学非遗班的学生屏息凝神,翘首以盼老师传授“锦灰堆”这一古老技艺,随着老师讲解演示的推进,孩子们也开始“忙”了起来。

  “锦灰堆”又称“八破图”,主要制作方式有拼接、灼烧、叠加,可以制成油纸伞、书签和油画等物件。“今天我们做的东西,个头最大的要数油纸伞了,上面有文字、图画、印章,很有意思。我们见证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太震撼了,我想把它传承下去。”学生胡雨菲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作品。

  当课堂接近尾声,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纸墨香。孩子们的小桌板上,一幅幅“锦灰堆”作品静静陈列,斑驳的残页、熏黄的纸缘,那些曾被束之高阁的传统技艺,不再是课本里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了伞面上翩跹的蝴蝶、扇骨间流淌的墨韵。

  非遗班老师向思思介绍,自2024年开班以来,学校共开展了10余种非遗项目(课程),涵盖糖画、烧箔、剪纸、漂漆、花草灯、扎染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馨予 任杰 邓宁灿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