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资阳区沙头镇的一线防洪大堤上,一批硬核防汛装备已经登场,堤防险情隐患快速探测车、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器,还有给堤坝除草的砍青车……从气象水情预报到防汛监测预警,智慧赋能的科技应用显著提升了资阳区防汛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这台堤防险情隐患探测车,1分钟内可以完成100米堤防的风险研判,就像给大堤做CT扫描。”相关技术人员介绍,沙头镇陈婆洲段的堤基呈粉质沙性,这台堤防险情隐患探测车就像一个先进的体检仪,利用雷达和探测技术,能快速给堤坝底部做一次扫描体检,找出肉眼难寻的潜在管涌、渗漏等险情。
去年7月以来,资阳区通过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等部门的合作,在资水沙头堤段建立了多模态、多场景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充分利用光纤传感监测器、装载地质雷达、砍青车、水下机器人、砂石自动装袋模块车、照明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提升监测预警和险情应对处置能力,筑牢防汛备汛的“铜墙铁壁”。
为切实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6月17日、20日,区防指组织相关部门两次开展会商研判,突出抓好城市内涝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范、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全力以赴保障群众安全。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水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响应“631”叫应机制,确保信息及时传递、指令迅速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徐文倩 邓露 熊瑛责任编辑:曹予望

